全球5500万人正在失去记忆,药物可救吗?(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目前,国内的确诊率仍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中国确诊患者人数将突破4000万,年治疗费用则会高达18871.8亿美元。
药品研发:一场漫长的战役
为对抗阿尔茨海默病,药品研发成为了政府、科学家和医药企业的共同目标。实际上,这是一场漫长的战役。
经过不断探索,医学界先后提出了多种假说,以不同的靶点为目标,力图开发出一款能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靶点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包括基因位点、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据阿尔茨海默病成病原因的不同假说,药物开发所凭借的靶点也有所不同。多种根据不同靶点类型开发的药物正在同时进行临床试验,其中以神经递质受体、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等为主。
所谓神经递质,就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类化学物质,当特定的神经递质产量降低时,就可能导致记忆障碍、认知衰退等情况。
乙酰胆碱(ACh)就是一种神经递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怀特豪斯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尸检中发现,患者的大脑中丧失了大量生产乙酰胆碱的神经元,这就引出了“胆碱能假说”——用补充乙酰胆碱来尝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最开始,研究人员们试图在饮食中加入乙酰胆碱,或直接向人体施用乙酰胆碱,但都没有改善实验对象的认知能力。这是因为人大脑中产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分解了乙酰胆碱。因此,研究员们认为只要直接抑制AChE的产生,就可以让人体内的乙酰胆碱作用得更久,而这或许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患者的认知表现。基于这种假说,人们开发了许多AChE抑制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1986年,我国科研人员首次从蛇足石杉中提取的石杉碱甲(Huperzine A)就是一种AChE抑制剂。此外在中国获批的药物还包括氢溴酸加兰他敏(Galantamine hydrobromide)、重酒石酸卡巴拉汀(Rivastigmine Tartrate)、卡巴拉汀(Rivastigmine)、盐酸多奈哌齐(Donepezil Hydrochiloride)等。
可惜的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只能用于改善患者的认知表现。要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或许还需要从大脑中的斑块入手。

全球5500万人正在失去记忆,药物可救吗?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