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欣赏|聂鲁达:马丘比丘之巅(26)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一种罕见的豪迈之感由此贯穿整部《诗歌总集》,通过这部诗集的写作,聂鲁达终于抛弃早期作品内向的痛苦感,那种强烈的孤绝,在这本书中,通过对他者之爱,他首次获得了一种乐观主义热望,渴望革新,渴望秩序,普林·弥尔正确地把这称作聂鲁达的“个人宇宙学”。当我们读到《马丘比丘之巅》短促的结句,我们可以清晰体会到激情完全融化于语言的那种欢乐:
给我沉默,给我水,给我希望。
给我斗争,给我铁,给我火山。
支持我的血脉,支持我的嘴。
为我的语言,为我的血,说话。
聂鲁达在自传中坦言,游历马丘比丘高地给整部《诗歌总集》带来了明确又恢弘的主题,在自传中他没有明说的,是一种新风格的准备。显然,过去那种低语、敏感的诗风已经无力驾驭如此宏大的主题。聂鲁达从来不是遮遮掩掩的诗人,关于《诗歌总集》的新风格,在长诗《伐木者醒来》中,他明确给出了答案:
沃尔特·惠特曼,把你的声音给我,
把你埋在土里的胸怀的重量,
把你面容的庄严的银须给我,
让我歌唱这些重新开始的建设!
整部《诗歌总集》大概也就此处提到了惠特曼,却至关重要,聂鲁达正是用惠特曼的语言方式——“你的声音”——歌颂新的事物。当聂鲁达在马丘比丘之巅俯瞰整个美洲时,惠特曼早在一百年前就写过《向世界致敬》《转动着的大地之歌》《向印度航行》《哥伦布的祈祷》等诗作。《草叶集》里某种放眼世界的宇宙眼光,某种豪迈、英勇的气质,某种粗粝不事雕琢的语言风格,都被聂鲁达继承下来,并在歌颂自己的美洲时获得了一种更圆融高亢的音调。1945年,聂鲁达在位于海边的黑岛居所开始写作《马丘比丘之巅》,居所书房的墙上悬挂了一张惠特曼的照片,一次,聂鲁达请来干活的木匠指着惠特曼的照片问:“那是您爷爷吗?”聂鲁达回答:“是的。”1972年,聂鲁达去世前一年,他访问美国,在纪念笔会美国中心成立十五周年的晚宴上,聂鲁达终于有机会在美国向惠特曼表达敬意:
至于我自己,如今我是一个几乎七十岁的人。在我发现沃尔特·惠特曼——我的第一个债主的时候,我才十五岁。今天,我站在这里,在你们中间,仍然亏欠着那帮我生活下去的巨额债务。伟大有很多层面,但我,一个用西班牙语写作的诗人,从惠特曼那里学到的比从塞万提斯那里学到的更多。在惠特曼的诗中,无知的人并不卑微,而人类的状况也从未遭到嘲笑。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