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宾:以诗入画,以光影再造真实(5)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不必要不打灯,突破标准,随心冒险其实大家是为打灯而打灯,打灯的目的是光不好才打,但常常变成大家到现场就先把灯架起来,很制式地去处理,但事实上打灯是因为光不好,光好的时候可以利用现场的光来拍摄,所以大家把打灯的观念改变一下,看景、现场拍摄跟打灯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增加气氛、情绪或细节,不然的话就不需要打灯。其实我是个很懒的人,基本不打灯,要打也是两三个小颗的,常常一个灯而已,我有个灯光师小谭,他有个外号叫一灯大师,因为每次我都要他只留一个灯,他跟我拍了三、四部戏,后来才知道他的助理都叫他一灯大师,一拍戏就剩一个灯,都是侯孝贤的电影,包括《千禧曼波》、《最好的时光》。有时候不是要教坏大家,我去香港上课,讲了两天标准,最后我告诉大家不要照标准,因为标准很无趣,但要知道标准,标准是给我们养分,让我们养成、增加知识、增加使用的尝试、冒险的能力,知道就好,知道以后随心所欲。
【学员提问】
Q:《印象雷诺瓦》有很多金色的画面,有时候外面不是金色的,但里面一直是金色,当时怎么处理这部分的?是镜片?小灯?还是加色纸?
A:我是拍摄前两天才到法国,基本上我没有先去看景,因为他们觉得我太贵了,就把看景给省了,这后来变成我的工作方式,把照片给我就好了,如果导演介绍什么影片给我,我一般也不看,因为常常会被它带着走。我就一直在想,以前看了一些画家的电影都很乏味,那我要如何拍这部电影,就想把自己当成画家的眼睛,把我的影像拍出画家本身的味道,因为雷诺瓦的画风比较偏金黄,所以我第一天去看景,到刚搭好的画室里面,跟那位美术指导也合作过几部戏,我说:「你这个景我会通通改。」他一听吓一跳,问说:「不好吗?」我说:「不是,我会用灯把颜色改掉。」因为场景太新了,没有使用感、没有年份感,所以我用灯在屋顶上打了些重颜色的回光,让木头有厚重感,这个厚重感有时候不够,所以我用filter(滤镜)再来增加它的厚重感。
我拍《戏梦人生》时还加过柔焦片,基本是不用的,当初会加是因为在大陆拍摄的道具质感都非常不好,加点柔焦片让它增加质感,那还是偷偷加的,我叫助理加的时候都是打暗号,不让侯导听到,听到他可能会疯掉,但其实对演员没有什么影响,就很淡很淡的。《印象雷诺瓦》有好几次在室外打灯特别困难,室内就比较好控制,我其实只有两个大灯12K跟6K,因为我平常不用灯,但他们还多给我,灯光师怕灯不够用,自己偷偷多订了几颗灯,后来我请他加一些常用的chroma(彩度),加了一些纸,就觉得颜色不够,就再加一些色纸,加到很厚,他们都晕了。你现在问我加了什么,我也记不住,因为我不喜欢重复,我每次做什么,我也不记,我是凭当下看,后来他们就问我:「你拍过什么用这个?」我说:「我从来没用过。」大家都很紧张,但导演很兴奋,对我很信任。那时候还是用底片不是数位,数位大家可以看到、可以解释,后来拍出来的画面,画家跟他儿子在溪边,后面有很多树、金黄色的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