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作造:在日本民族主义高涨时,选择做一名冷静的知识分子(5)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一方面民众要求民主权利,另一方面藩阀元老仍不甘心丧失政治主导权。自1918 年原敬担任首相以来,日本的政党内阁运转了4 年。可是,1922—1924 年,元老先后推荐海军大将加藤友三郎、山本权兵卫和清浦奎吾组阁,中断了政党政治的正常发展。这种倒行逆施被认为是“贵族对国民的宣战”,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和社会的不满。连续3 次被排斥于内阁之外的三大政党(立宪政友会、宪政会和革新俱乐部)联合起来,发动了“第二次护宪运动”,要求回归“宪政常道”,目标是“排除贵族专制”和“确立政党内阁”。
“第二次护宪运动”提出断然实行普选、改革贵族院、整顿行政和财政等要求,是大正时代以来不断高涨的群众性民主运动的继续。吉野发表《贵族院改革问题》,要求对几乎毫不受制约的贵族院加以钳制,最好是撤销这一机构。他还辞去东京大学教授职务,加入朝日新闻社,站在舆论第一线支持护宪运动,发出理性平和的声音。当时日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媒社会,有多份发行量动辄达数百万份的全国性大报和周刊。
在舆论的推动下,普选运动走向高潮。
1924 年5 月,政党在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以加藤高明为首的三大政党组成联合内阁。这是日本政治史上首次产生的以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的政党为中心组建的政党内阁。从此直到1932 年,六任首相都是政党总裁,而且政党成员通常都占据最重要的大臣位置。加藤内阁向议会提出普选法案,经过各方力量的博弈,1925 年5 月议会正式通过了《普通选举法》。
1889 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只有年满25 周岁以上、缴纳国税15 日元以上的男子才有选举权,候选人必须缴纳2 000 日元的保证金。这使得实际拥有选举权的人数只占日本总人数的1.1%。《普通选举法》取消了对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财产限制(性别限制依然存在),使有选举权者从此前的334 万人猛增至1 415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5.8%)。考虑到一个世纪前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形,《日本普选法》的出台可谓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在维持《大日本帝国宪法》所规定的天皇专制体制现状的前提下,日本实现了民众的普选权,实现了吉野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的政治要求。政党内阁的产生和《日本普选法》的颁布,成为大正民主运动取得的最大政治实效。二战结束之后,在军国主义最终消亡、学者扔掉“皇国史观”之际,回首历史,猛然发现在“荣光的明治”与“黑暗的昭和”之间,吉野曾强烈呼吁民主,引领民众运动,造成了生机勃勃的“大正民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