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梅:追忆小三线建设者的青春年华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编者按:对于很多人而言,“小三线”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一些上海人来说,这个词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四五十年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从都市走向山村,生产军工,一呆就是十余年。岁月无情,曾经的少年已然两鬓双白,回想起当年的奋斗历程,却依旧记忆犹新。温故过去,才能烛照未来。今天带来的是小三线亲历者徐梦梅编纂纪念文集的故事,他既是亲历者,也是记录者。历史只有通过研究,才能被后人更好地认知。通过他的记录,我们得以了解当年小三线建设的点滴往事。
文 | 徐梦梅
1970年我从上海市机械工业学校毕业进入小三线,开始在协作厂火工车间当尾管装配工人,三年后进入厂办当秘书,之后在党办和厂办从事领导工作长达十余年。我对工厂的情况比较熟悉,当年工厂许多重要文件都是我起草的。小三线工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向上海市委和五机部反映工厂生存情况的一些重要文件,我是亲历者和拟稿人。我出生于1949年,是“和共和国一起长大”的同龄人,我也是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过青春的人。光阴荏苒,70年过去,时间虽悄然改变我们的容颜,却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青春记忆。
1986年上海小三线职工陆续调回上海,30多年间,小三线人曾数回故地忆想当年情景,也曾笔尖流露写下尘封的故事。据我所知,目前关于以上海小三线企业为中心的回忆录有《井冈碧云》《追忆胜泥足迹,难忘辛勤耕耘》以及徐有威和陈东林教授主编《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三辑)》中上海市协作机械厂“情寄昌北”专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55—316页)三本。其中,“情寄昌北”专辑耗时两年,抛弃了先前的散点式编写方法,依据工厂经营的主要方面划分板块进行叙述,有的放矢。专辑的文本材料收集方面章法井然,主稿人皆是当年该厂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照片的选择也加以考量;文章的编排构思方面严谨有度,不再只是反映历史上的小细节、小瞬间,而是构成一个大的历史片段。
这次有机会作为“情寄昌北”专辑的主要负责人,我在人员组织、材料收集、文稿修改、整理汇编方面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感到非常荣幸。
徐梦梅(左)参加2018年上海书展期间上海大学出版社有关《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 的出版活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