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邓小平时代》,把李敖文字引进大陆……李昕:一生一事,书比天大(6)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李昕和同事们分析了作者傅高义的心理,认为比起报价高低,他或许更在意新书在中国大陆出版时的面貌。此时,他们收到了新的要求——入围第二轮的5家出版社需针对书的内容,写一份编辑设想。
“我们猜测,傅高义是想知道我们将会如何对待他的著作。”李昕说。
在几次提交的方案中,三联小组始终坚持的主旨是,将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尽最大努力保持这本书学术成果的完整性。
最终,傅高义选择了三联。
但此刻尚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成功,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庞杂的编辑工作。李昕先是联系了一位自己的老朋友,这位党史专家以个人名义帮他看了几章稿件。心里有底后,正式与主管领导见面时,李昕直接探讨了“破例”保留书中几章涉及敏感内容的可能性,恳请尽量保全完整书稿。
多番沟通后,最终提出了近600条修改意见。其中绝大多数被傅高义本人接纳,但有44条意见他仍不同意删改。经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甘琦作为第三方出面,与傅高义逐条讨论后,他又接受了26条删改意见。
之后,这个数字又降到18条。此刻,三联书店只能再次与上级部门反映情况,最终,确定了18条中只有两条必改。为了这两条修改内容能够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说法,邮件频繁往来了三四天,新书才得以开印。
“我们需要有一点担当,需要有智慧和判断力,什么可以保留,什么必须得删,这个界限要清楚。”李昕说。
关于界限,他有超越许多同行难以企及的把控力。李敖的书后来在大陆许多出版社都出版过,但他总喜欢拿李昕当年出的版本去比较,“你怎么删得就是比别人少?”
“做编辑需要有足够的自信,也需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就是要有胆有识。因为有一点敏感就轻易放弃好书,那是不足取的。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敏感问题。”李昕说。
李昕常常提及自己的“作者缘”特别好,许多人最开始只是工作交往,渐渐地总能成为至交好友。他将其归功于出版平台的声誉,但这种绝对信任,更多来自编辑处理稿件的分寸与尺度。
学者刘梦溪曾对李昕说,“我不跟出版社,我只跟你这个人”。因为即便成了出版社的总编辑,只要是关于作者的事情,李昕依然能够做到“亲自去办、立刻就办”。
他给自己定下规矩,作者的来信,回复的速度是“不过夜”;作者的来稿,答复通常不超过一个月。即便不采用稿件,也绝不耽误对方转投他处。
“永远不要怠慢作者。”李昕说,这是他多年来奉行的准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