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访谈丨同一个汉武帝,为何有三张不同的“面孔”(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对其功业历来有不同评价」
威风的背后,有多少白骨累累、多少妻离子散
客观地看待、了解我们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更重要的话题
上书房: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中国历史上一位在位时间很长、存在感却极低的皇帝———宋仁宗赵祯。我曾在采访畅销书《宋仁宗:共治时代》一书作者吴钩时问他,为什么之前人们总爱提秦皇汉武。他回答说,“因为这些帝王,可说有雄才伟略,也可说强势专断,人们爱谈论他们,是在古代帝王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欲望,开疆拓土,耀武扬威,隐含着一种成功学”。您怎么看?
姜鹏:经过汉武帝一朝,汉帝国的势力范围,“西连诸国至于安息,东过碣石以玄菟、乐浪为郡,北却匈奴万里,更起营寨,制南海以为八郡”。由此,汉武帝被认为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雄主之一。但是,在汉武帝四面拓张的过程中,国内的民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打仗要人、要粮食、要装备,这一切最终都是由劳动人民承担的,威风的背后,有多少白骨累累、多少妻离子散?所以,对于汉武帝的功业,历来都有不同评价。
对匈奴的战争是汉武帝时期最主要的外事活动,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结尾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评论,“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时之权,而务谄纳其说,以便偏指,不参彼己;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大意是:那些为匈奴问题给汉武帝献策的人,都不是真正为国家利益着想,而是企图侥幸获得汉武帝的赞赏,邀取功名富贵。因为怀着这样的私心,所以这些人的意见往往是一己之偏,不会仔细参详敌我、考虑后果。这些人敢这么做、可以这么做,无非利用了两点:一是中国地广物博,人口和财力够折腾一阵子;二是自汉代建立以来,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长期压制着以农耕为主的汉人,所以汉朝内部,从朝廷到百姓,上上下下都对匈奴憋着一股气,这种情绪可以被利用。汉武帝根据这些人的建议来制定国策,最终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司马迁很清楚刘邦以来汉匈关系的历史,也能亲身感受到匈奴对汉朝的压力,知道匈奴问题必须认真处理,他即便不认为匈奴问题单靠战争能解决,也不会完全排斥战争手段的合理运用,但在亲眼看见了汉武帝的举措后,他认为君臣缺乏远虑,没有找到综合处理匈奴问题的良方。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