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读心术”到底有多靠谱?(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Ekman 告诉《自然》,他挑选这六种情绪是出于实际考虑。他说,一些情绪,比如羞耻和内疚并没有外显的表情,“我关注的这六种情绪是有表情的,也就是说,它们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
Ekman 认为,这些早期研究支持了达尔文进化论引申出的表情普适论。后来的研究则证明了某些面部表情具有适应性优势5。
波士顿东北大学的心理学家 Lisa Feldman Barrett 表示:“长久以来,人们认为面部表情是一种强制性动作。” 也就是说,我们的面部无法隐藏我们的情绪。不过,这个假设的一个明显漏洞是,人们确实能伪造情绪,也可以让情绪不写在脸上。Ekman 这一派的学者也承认,每种情绪的表情并没有一个所谓的“金标准”。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情绪对应的表情范围太大,以至于金标准的概念几近分崩离析。他们用一篇大型综述支持了这个观点6。几年前,期刊《公共利益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的编辑邀请了一些观点互斥的作者组成专家团,完成了这篇综述。
领导此次合作的 Barrett 表示:“我们竭尽所能摒弃先见。”他们没有事先树立假设,而是直接从数据着手。她说:“观点不统一的时候,我们就去寻找新的证据。”最后,他们阅读了约 1000 篇论文,历经 2 年半的研究,得出了一个很明显的结论:没有证据,或很少有证据能证明,人们可以从各种面部动作推测某人的情绪状态。
面部所能反映的情绪是很有限的。完整图片见下方。来源:Lance King/Hector Vivas/Ronaldo Schemidt/Kevin Winter/Getty
这些研究者甚至引用了一些证明面部动作和内在情绪无关的研究。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的心理学家 Carlos Crivelli 曾经研究过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特罗布里恩群岛的居民,他并没有发现能支持 Ekman 观点的证据。Crivelli 的结论是,从外在表现推测内在的心理状态,就犹如用尺子在称重量。
证明表情普适性的证据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人脸只提供了部分信息。其他信息,比如身体动作、个性、声调以及脸色变化,在我们识别和表达情绪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好比情绪变化会影响血流量,血流量又会影响脸色。Martinez 和同事发现,人们能够发现脸色变化和情绪之间的关系7。而背景一类的视觉信号也能提供识别情绪状态的线索8。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