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能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读取吗?(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整合信息论用一个符号Φ代表系统的整合信息,论文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却在处处暗示:Φ就是在度量意识水平。整合信息论的结构极为繁复,如果总结出一个公式,就是下面的样子:
找到一个切割方式c,使得被切割之后的系统sc所损失的信息最小。
而在这里,他们专门开发了一种新的信息度量方法:因果信息。在IIT 2.0之前,因果信息的度量非常优雅——使用因果科学中的do操作,计算「已知一个状态」和「不知此状态」导致的分布差异的K-L散度。这种度量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互信息,即状态转移矩阵的互信息(而非联合分布的互信息)。
有意思的是,在IIT 3.0之中,它们将K-L散度换成了modified earth mover distance,即修改过了的推土距离。且不说这里的修改是否合适,这里已经暴露出了整合信息论的一个弱点:它并非如几何学那般精密。从公理得到的理论,也并非浑然天成,而是处处彰显着理论提出者自己的意愿。
拥有个人风格并非坏事,但缺乏限制常常带来问题。一个常见的后果,就是在数学上不自洽。在IIT 3.0理论中,有一步会要选择一个信息损失最小化的切割(独一性公理)。但IIT理论没有回答如果存在多个损失一致情形下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如果去看他们的代码[9],就会发现这一步是完全随机的[10][11]。而不同的选择,得到的Φ天差地别。
另一个问题则是IIT研究的尺度:计算Phi的尺度到底是神经级别,还是脑区级别,或者,更为极端地,原子级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实验——IIT的实验只考虑了脑区级别的模型,但他们没有论证这里的粗粒化方法是否合理,因此,IIT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意识起源于小脑,也是值得怀疑的。
这些当然不能判IIT死刑,因为他的公理基础仍然是比较牢固的。但是,他们至少也应该后退几步,向着公理体系这一原点后退几步,尝试使用更严谨的数学。
另一个比较偏个人的吐槽,是计算Φ巨大的时间复杂度。我自己的估算,其复杂度大概是O(N!)级别,一个系统大小超过10,基本就没法计算了。一方面,这是技术上的困难——人脑的神经元远远大于10;另一方面,我认为也是科学上的问题:如果计算它所需要的时间如此巨大,那我们还能确认自己有意识吗?意识需要通过这种繁复的运算才能被感知到吗?
7. 「哲学僵尸」与目的论
回到闸门的例子上,一个简洁的闸门,可以画成这样的电路图[10]: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