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世界末日的迷恋,可能是一种媚俗(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类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爱欲或者性本能,另一种是“死亡本能“。这种本能是把有机的生命带回到无机物状态。这能够解释人类个体对“末日”的隐形期待如何不断地在流行文化中变化,并且始终举足轻重。

《弗洛伊德心理学》中详细解释了人类作为群体,对久远“创伤”的集体性回应。图/豆瓣另一种则是从群体方面来解释。弗洛伊德说,良心的本质,就是“社会性焦虑”。现代社会能够给个体、集体所造成焦虑的原因数不胜数,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让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对“末日”的叙述着迷。
弗洛伊德进一步提出了“创伤理论”,创伤本指的是物理的损害,经过佛洛依德的阐释,创伤也可以是人类心灵所受的损害。他观察到,人类集体承受到的毁灭、打击,会在人类意识和文化中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千年前与自然搏斗的祖先们,在现代人的心灵里留下了印记。电影、文学、绘画中的末日,满足了我们“隐秘的幻想”。

消费社会与景观社会造就的“媚俗末日”回想我们遇见的各种“末日景观”,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都是产自“好莱坞”。近年来的国产片中的“末日”,也是标准的“好莱坞式审美”,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为中国科幻里程碑的《流浪地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