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追思|纪念张俊浩先生(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1月15日,我飞回老家。下午15:47飞机停稳打开手机,收到师弟亓述伟15:43转来的微信:“我爸脑出血在抢救室了,今天昏迷了…大夫说出血不多。”旋即在朋友圈看到海淀区出现一例新冠病例的消息。到家和母亲匆匆见了一面,赶当晚20:25的飞机回京。
1月16日上午,询问张老师情况,张老师女儿回复:“特别不好。我知道你回老家了,你不用太担心了,我们做准备了。谢谢!”当即赶往北医三院。高烧40度持续昏迷。
1月21日早上7:22,张老师女儿发来微信:“你能过来帮忙吗?”简单安顿好孩子后,再次匆匆赶往医院。张老师女儿和小姨告知,早上一度停止呼吸,正在全力抢救,已重新出现微弱呼吸。但医生表示:抢救只是尽人事而已。这句话,五年前医生也说过,但张老师那次从死神手上救回了自己。
只是,奇迹没有在五年后再现。
1月22日早上7:38,收到微信:“小朱:他可能不行了。”当时正在开车,没看到微信。到达目的地后,电话那边传来的是哭腔。驱车赶到医院时,张老师已经躺在太平间冰冷的床上。
张老师走了,不会再有痛苦,奇迹也不会再发生。
——朱庆育(南京大学法学院)
1992年夏秋考研复习之际,读到了张老师主编出版的《民法学原理》,可谓醍醐灌顶,现在想起来,我对民法的最初理解和热爱就是这本书给予的。2022年元月22日,北京下雪的日子,张老师驾鹤西去,在医院见到遗容,很安详。俊浩老师千古!
——刘家安(中国政法大学)
二十九年前您写在我毕业论文评语中那句鼓励的话语“已经具有很好的民法学素养”,让我有了站在法大讲台的底气。这些年我至少复制了几百遍留在了学生的毕业鉴定或者推荐信中了……傍晚时给这个您沉浸了六十载的地方拍了几张照片,您再看一眼。
天堂需要您撰写新版《民法学原理》,张老师一路走好。
——刘智慧(中国政法大学)
大概是1993年,经常逃课的我,无意间走进民法课堂,开始觉得法学不全是陈词滥调,至少民法不是。于是,到图书馆借各种民法书,于是就发现了《民法学原理》,其后就自己买了一本,这是当时买的唯一的非教科书的专业书,20块在那个年月并不是小钱,但花的心甘情愿。之后的两年一直看着、想着,以至于决定考法大。但最被吸引的是前九章,最后决定考法理学(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95年的那道大题“论意思自治”40分;如果96年也出这样的题,我不知自己会拿多少分)。入学后,选过张老师的课,无机缘亲近,但吸过张老师夫人梁阿姨的中华。连续几天的雪,伴随着张老师的离开。不说再见,身怀感念!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