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永:芒种忙收|《孺子牛》文学副刊4则(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本草纲目·禽部·百舌》讲:“百舌处处有之,居树孔、窟穴中。状如鸲鹆(读作渠玉,俗称八哥)而小,身略长,灰黑色,微有斑点,喙亦尖黑,行则头俯,好食蚯蚓。立春后则鸣啭不已,夏至后则无声,十月后则藏蛰。人或畜之,冬月则死。《月令》‘仲夏反舌无声’,即此。”
芒种之“芒”,乃形声字,从艸,亡声,故读作忙,古音也读亡。俗话常说“针尖对麦芒”的“芒”,就读作亡。《说文》讲:“芒:艸耑。”“耑”即“端”也,指草叶顶端的刺尖儿。南朝梁代顾野王《玉篇》讲:“芒,稻麦芒也。”指稻、麦种子外壳上的刺尖儿。成语“芒刺在背”,讲的是汉宣帝刘询对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特别害怕的历史故事。据《汉书·霍光传》记载:“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这个“芒刺”,如果取譬“稻麦芒也”,指的当是麦芒。因为麦种外壳顶端上的尖刺,又细又硬,又尖又长,足有寸把来长。夏天收麦子的时候,日头火红,汗流浃背,光脊梁上突然被麦芒扎一下,哎呦那感觉,扎心啦!汉宣帝幼年曾流落民间,那个叫“刘病已”的儿童,应该对“芒刺在背”深有感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芒种的解释是: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通纬·孝经援神契》亦云:“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有芒之谷”除了稻麦之外,还有黍稷,汉末刘桢《鲁都赋》即有“黍稷油油,粳族垂芒”,只是黍稷种子外壳上的刺尖儿很短小,不足为惧。芒种时节所种“有芒之谷”,指的正是稻、黍、稷(糜子)等。我听姐夫和大哥说,每年大致“五一”前后种玉米,“六一”前后种糜黍。“五一”后四五天是立夏,“六一”后四五天就是芒种。
芒种既是“芒谷”播种的时节,也是“芒谷”收割的时节——具体讲就是麦收时节。俗话说:“麦出火来烧,谷出水来浇。”谷,指稻谷。笔者出生在雁门关外比较寒冷的地方,对于水稻虽也略知一二,但不及对麦子了解得深透。故在芒种时节,重点说说麦子。
据东汉许慎《说文》讲:“麦,芒谷,秋种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来,有穗者,从夊。”“秋种厚薶”指的是冬小麦,也叫宿麦。早在《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即公元前120年)既有记载:“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唐代大儒颜师古注:“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亦讲:“凡田有六道,麦为首种。麦种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夏至后七十日”,已是秋天第二个节气处暑之后(按照传统文化“五行”配“四时”,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四季末月为土),故金秋时节种植宿麦,谓之“金王而生”。记得小时候老年人常开玩笑说:“麦子就像后娘带大的孩子,冷的时候扔出去,热的时候叫回来。”盛夏正是“叫回来”的时候。至于什么时候往回“叫”,黄河流域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尽相同,从各地的农谚可以略知一二。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