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永:芒种忙收|《孺子牛》文学副刊4则(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诸如,“麦奔立夏谷奔秋”“麦到小满谷到秋,再要不收一半丢”“麦到芒种死,谷到秋里黄”“麦到夏至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等等。总而言之,“麦不过夏”,在夏季的前四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前后,麦客们就会从黄河南岸跨过黄河,逐渐向北一路收割过来了。我的家乡塞北,收麦要晚一些。但就麦收的整体情形来看,恰如农谚所说的“麦出火燎穗”“麦熟芒种,豆熟秋分”,所以大范围收割麦子,是从炎夏第二个节气芒种前后开始的,故曰“火王而死”。而且,麦子成熟的速度非常之快,正所谓“麦熟一晌,龙口夺食”!每到麦收时节,老百姓真是起早贪黑更兼担惊受怕,“麦收两怕,风吹雨下”“麦收时节等一等,风吹雨打一场空”“麦收有五忙,割、拉、碾、晒、藏”,这五个字饱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一粒麦子千滴汗!
俗话说:“芒种天,麦穗沉甸甸。”又说:“麦足半年粮。”北方人饭桌上一日三餐的主食,大多是馒头、饼子、花卷、面条,甚而连带馅儿的包子、饺子、烧麦、馅饼,也离不开麦子磨出来的白面。食物须知其性。《本草纲目·谷部·小麦》讲得很细致:“﹝颂曰﹞大、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地暖处亦可春种,至夏便收。然比秋种者,四气不足,故有毒。﹝藏器曰﹞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兼有寒热温凉。故麦凉、曲温、麸冷、面热,宜其然也。﹝时珍曰﹞新麦性热,陈麦平和。”总体来说,冬小麦经过秋冬春夏四季生长,依照其发育成长的过程,吸收了四季凉冷温热的地气与天气(气候之气),故麦子性凉,麦麸性冷,麦麯性温,白面性热。但在不同的地方,情况又有些差异。“河渭以西,白麦面性凉,以其春种,阙二气也”,陕西以及山西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多是春种夏收,故其白面性凉,可以配食性热的羊肉吃羊肉泡馍。
同样,“鱼稻宜江淮,羊面宜京洛”,中州大地也爱吃羊肉烩面。宋末元初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讲:“北多霜雪,故面无毒;南方雪少,故面有毒。”明人顾元庆《檐曝偶谈》又说:“江南麦花夜发,故发病;江北麦花昼发,故宜人。”这似乎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具有同理性。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北人禀浓少湿,故常食而不病也”。但毕竟白面性热,食时配上花椒、萝卜、陈醋和大蒜,会更好一些。另外,“面筋”“麦粉”和“麦麸”,也都是把凉的。“面筋”是麸与面在水中揉洗而成,时珍说“古人罕知,今为素食要物,煮食甚良”;“麦粉”即麸面,面洗筋澄出浆粉而成;“麦麸”即麦皮,性凉而柔软,它还有一个特殊功能——用一米见方的布袋盛麦麸作褥子,对小儿暑月出痘疮甚为有益。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