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历史:种痘技术19世纪如何传入中国(8)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疫苗的历史:种痘技术19世纪如何传入中国


德贞本土痘师对于发展他们自己的技术是严肃认真的,而他们在地方和全国树立种痘声誉的努力亦毫不逊色。为达此目的,他们采取了几个策略:一个是建构一个首先来自欧洲,继而发扬自“粤东”的正统;另一个是争取官僚或是地方名流的背书,而这些人过去只推崇主流名医;第三个策略就是将种痘作为家族的世业,在知名的大师或先人的光环下茁壮成长,这些先人通常是著名痘书的作者。简言之,他们采纳了精英医者提升社会地位的传统作法,尽管在过去,以手艺为主的“医匠”并不曾享有类似的名望。在某种程度上,在19世纪广州特别的政治和文化氛围之下,种痘这门技艺由于源自欧洲,大大提升了其魅力。
邱熺对于牛痘术在欧洲发展的历史记述,确定了这种技艺源于西方以及它的正统地位。在他著作的、影响深远的《引痘略》中,他毫不讳言在洋痘技术上,他“得之最先”,这也使邱熺在整个19世纪成为种痘术的绝对权威。邱熺、邱昶父子精心培植着对皮尔逊的崇拜,而这无疑地提升了邱氏家族的权威。在邱熺去世10年后的I860年,嘉约翰拜访了邱昶的居所兼办公场所,并报道说:“邱先生在他的办公室中挂有皮尔逊医生的一幅画像,是奇纳利(Chinnery)所绘原作的镌刻版,画像旁边是皮尔逊对种痘的中文介绍。邱先生也有介绍种痘简明历史的文宣,以作散发之用,文宣完全承认这种技艺源于外国,实令人欣慰。”以后在广东之外出版的种痘书籍,为了证明其术卓越不凡,不仅强调了手术的欧洲起源,而且也强调了“粤东”的起源。到了19世纪40年代,邱氏以外其他的广东痘师开始在全国享有名气。
其中一位被人颂称为“刘神医”的痘师,显然已培养出了一批广东省外的徒弟从而远近知名。一位来自湖南的徒弟在他的教学基础之上著书立说,并将种痘称为“粤东之法”。另一位广东痘师黄沛如,他的一位来自安徽的徒弟,于1886年出版了一部著名痘书。而士大夫曾望颜(卓如)是广东名人,本身也是痘师,因为于1826年在北京的南海会馆建立了种痘局而蜚声全国。
得到地位显赫的官僚士大夫的认可也是让种痘成为享有声望的医疗手术的关键因素。最著名的例子是于1817—1826年间任两广总督的阮元(1764—1849),他是最早让家中小孩种痘的大官僚之一。在邱熺的请求下,他写了一首短诗称赞种痘的好处“阿芙蓉毒流中国,力禁犹愁禁未全;若将此丹传各省,稍将儿寿补人年。”嘉约翰曾将它译成英文。清代的种痘文献以及现代中国史学家常征引此诗。因此,在早期这项技艺就承载着丰富的政治意义,其含有的价值肯定不因其“蛮夷”的起源而稍减。邱熺也向别的广州地方名流乞求诗词与翰墨,这些人或是从种痘中获益或是因此成为他的好友,大多数人都与阮元所建的、著名的学海堂有关系。一些版本的《引痘略》正文之前均附有这些诗词。其他的种痘论著印也时有当地官员或其他显赫人物所写的序言。帝制中国的主流医学著作不乏由高官做序,但像19世纪种痘书籍那样有如此大量的显要官僚土大夫所作的题咏,还是相当罕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