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马路在运用文字上,具有当代艺术家中极为罕见的哲学家的哲思|纯粹艺术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当鸟群飞越过阴霾天空时,众人沉寂无言,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
——梅萨·塞利莫维奇,1994年(引自曼彻夫斯基《暴雨将至》片头)

李军:马路在运用文字上,具有当代艺术家中极为罕见的哲学家的哲思|纯粹艺术


马路
一、命名的激情
马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独特性,不仅来自他的难以归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新表现主义”起步“后又渐离”,其风格“不是抽象不是具象不是表现” ① ,好像是个“四不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马路艺术中最独特、最引人注目,但又几乎不曾被人提及的质素,是他对于文字、书写和命名的激情。

李军:马路在运用文字上,具有当代艺术家中极为罕见的哲学家的哲思|纯粹艺术


马路《实之飘逸,流亦凝》(90×120cm,综合技法,2016)
这首先是因为,虽然出身于绘画世家,但绘画并非马路家庭对他的预设和首选。马路的父亲马常利和母亲李静森,两位先生均为中央美术学院1953届绘画系毕业生,父亲还是60年代“罗工柳油画研究班”出来的专业油画家,长期在央美附中任教;母亲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当美工,因为要写字幕,逐渐从艺术转向书法。正是母亲的这一职业转向,使得马路首先经历的是书法的启蒙教育。他在大量作品之后用毛笔书写题记,这一习惯正是源自自幼经受的童子功训练。而他近十年创作(2010-2020)中出现的所谓“自动绘画”,即不预设对象和目标,或追随颜料的氤氲、流淌和凝聚而形成的运动轨迹,或呈现纵横恣肆、四面出戟的线条笔势,加上类似坦培拉式的层层色彩叠加,具有明显的书写性特征,很难不令人想起传统书法和绘画中“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和“积墨法”等诸意境,说明马路艺术深处,无意识地潜隐着的,仍然是家族和民族艺术基因的影响。

李军:马路在运用文字上,具有当代艺术家中极为罕见的哲学家的哲思|纯粹艺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