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弱文化的不朽者:人类学宗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这时候,发生一桩令人目瞪口呆的怪事,让这位人类学家到了暮年还是面带笑容向人叙说不已,但是这也说明他的一种精神状态,弄不好会带来严重后果。停战协定签字后,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自己可以去亨利四世中学报到。国家此时分成两个区域,北方包括巴黎,由德国人直接占领;南方名义上是“自由区”,由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管辖。为了重回中学,教师必须有国民教育部的特别许可证。他前往不久前被贝当元帅定为临时首都的维希,“教育部设在一座市镇小学内,中等教育处在一间教室里办公。那位负责人瞧着我不胜惊讶,他对我说:‘以您的姓氏来说,要上巴黎去?您想都别去想!’到了那个时刻,我才开始明白过来。”
对于这种“天真无知”,他供认不讳,让他自己也好笑,而且还可能把他送往死亡之地;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他全神贯注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宇宙内,旧大陆的新闻几乎再也不上他的心。“我在亚马逊一位橡胶专家的茅屋里,看到落在地上的一张旧报纸,才知道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他还说出其他几条理由:给他搜集的人类学器物编号,这需要他全力以赴;跟他的第一任妻子离异;还有“没有政治头脑”。但是有一条理由他从来不提,对外界的观察家来说,这反而是最明显的理由:他的想法非常法国、非常共和、非常世俗,就是不要根据祖先的宗教来定义自己的身份,不要让这个因素影响对他的评论。他花了不少时间才接受下列事实:人不是完全可以自由确定自己的身份的,他人的目光也起了很大作用—有时还是悲剧性的作用。
幸好还有人保护列维-斯特劳斯,避免他这种高尚的盲目造成的后果。这位正直的维希官员,不论出于好意还是恶意,不让他去自取其辱,也可能使他免于一死。尤其有些朋友,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各处奔走,把他纳入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一项计划中,该计划的目的是援助一部分受迫害威胁的欧洲学者,向他们提供到美国大学教书的机会。
这项计划真是天赐之物。不但保护他免遭不测,否则他留在法国,必然会得到这样的下场;此外还让他有机会接触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科学家,尤其是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这使他在不到几年时间内充分发挥潜能。
除了列维-斯特劳斯这个特殊例子外,自从1933年纳粹在德国掌权以来,欧洲学者纷纷出走,前往大西洋的另一边,在全球造成持久影响。就在那几年,全球的知识与科学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不用多少时间,这个国家的大学成为各行各业发明与创优的青睐之地,带来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重大成果。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离开柏林,永久定居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是最具象征性的例子;但是还有成千上万的其他人,分布在知识界的各个领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