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人生|沪剧杨派创始人杨飞飞(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1948年8月,离开了文滨剧团的杨飞飞和赵春芳、赵云鸣、钱逸梦等创建了正艺沪剧团,在龙门大戏院上演了开幕大戏《富贵贫贱》,之后又演出了《杨柳村》、《金童玉女》等大戏。“正艺正艺整整一年”,可能感觉名称不吉利,不到一年剧团就结束了。1949年8月,杨飞飞、赵春芳再次联合凌爱珍、丁国斌、金耕泉等组建勤艺沪剧团并在东方剧场上演《丽人行》、《蛾媚悲秋》等戏。凌爱珍、杨飞飞、赵春芳、丁国斌、金耕泉被称为“勤艺五领导”。不久,凌爱珍等也相继离开剧团,惟独杨飞飞等孤军奋战。为了体现团风格特色,赵春芳老师情愿退居二线,在剧团琴师毛羽和黄海滨的合作下,剧目大多以旦角为主线,为杨派艺术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方珍珠》、《龙风花烛》、《家》、《为奴隶的母亲》、《妓女泪》等一系列“杨派“名剧成为戏曲舞台一个响当当的沪剧品牌。
明星大戏院时期是杨飞飞剧团艺术上的黄金时期,上演了许多有影响的代表剧目。《为奴隶的母亲》是剧团编剧金人根据柔石同名小说改编,是勤艺沪剧团的“杨派”经典保留剧目。1954年此剧由杨飞飞、丁国斌、赵春芳主演,首演于明星大戏院,连演数百场,反响热烈。“回家路上”中第一句“翻上高山把路赶”的甩腔是运用南方歌剧的曲调,优美动听。
实际上,在杨老师小的时候她就想参加南方歌剧的演出,可惜,当时因不收女演员而未能如愿。1962年,上海电影厂与剧团联系准备将该剧拍成电影,并根据电影戏曲艺术片拍摄要求,重新修改、设计、整理,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开机拍摄时,接到上面紧急通知,“反映旧意识题材的剧目不准拍电影”,此事成了杨老师一生的遗憾。
1997年,我第一次去杨飞飞老师家,那是杨美梅老师带我去的。她家位于新闸路、泰兴路口的星邨。杨飞飞老师很热情,与杨美梅聊着天,我在一旁听得入神。我以为在这样有韵味的上海老房子里“嘎山河”(或称“谈山海经”)是最适宜,一杯茶、一席话,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温馨的一页。有缘的是,这天正遇上杨飞飞老师的生日纪念,中午,杨飞飞老师特意下排骨面给我们吃,杨老师说我年轻多吃点,结果我又吃了一大碗排骨面,整整两块大排骨,味道特别好。虽然很普通的生活场景,但给我的印象极深,终身难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