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龙平平谈《觉醒年代》:从红楼到红船,党史可以平和地讲(8)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那这个时候,需要一些合理的虚构,因为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确实在北京,在北大图书馆工作,后来我们努力查到了,陈延年也确实在北京。毛泽东后来曾经提到过陈延年,对陈延年评价很高、很佩服。那么,我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虚构,但也不能编的太多、不能过分,只是适当的虚构,设计一个他们相遇、相勾连起来的情节。
虚构的人物,在《觉醒年代》里有三个,分别是柳眉、郭心刚和张丰载。其中张丰载是唯一的坏人,这个人也是有历史原型的,叫张厚载,这个人其实不是个坏人,而是研究戏剧很有成就的人,但在历史上,张厚载确确实实在新文化运动的争论中,因为挑拨离间,被北大开除了的。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虚构出了一个反面人物,其实你也能感觉到他是虚构的:一个学生居然一跃而成为京师警察厅的密探。
还有一个人是郭心刚,郭心刚是有原型的,由两个人合成,一半儿是五四运动中唯一的烈士郭钦光,郭钦光当时患有肺病,在游行示威中劳累过度、呕血而死,当时全国各地为他开追悼会;另一半儿是谢绍敏,就是在游行中撕下衣襟、咬破手指,写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的。通过两个人的集合,同时把郭心刚设计为青岛人,这样就把故事串了起来。
经济观察报:就本剧展现的6年历史来说,青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客观上说不是重要人物,本剧为什么也给予了不少篇幅来展现?
龙平平:我们就那段历史而言,除了南陈北李,青年人中如果论参与程度的话,张国焘、赵世炎、邓中夏,都是较为靠近中心的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就要排在后面了,但他们作为参与者,也有呈现的必要。
其中,邓中夏、赵世炎和李大钊以及陈独秀的接触是最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里就有赵世炎,1921年5月时,赵世炎去了法国,而且是带着使命去的,显然在建党过程中,赵世炎是比毛泽东更靠近中心的人。
张国焘也是很难回避的人,他在建党时做了很多工作,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是张国焘主持的,而一大选出的职务,张国焘仅次于陈独秀,他的党内职务甚至比李大钊都要高。
但客观来说,毛泽东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接触了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受到了影响。所以,给毛泽东的笔墨多一些,也是为了呈现青年毛泽东的进步,我们站在党史全局来看,在井冈山,毛泽东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那么他是怎么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当然也应该展现。
所以,我们虽然呈现的是这6年的历史,但对于具体人物,还要考虑他的全局、考虑对他的定论。比如陈独秀,他在这段时间是光芒四射的,如果你回避陈独秀,就是片面的,这段历史就讲不清楚;但如果你完全把他扭转过来,也是不合适的,他毕竟在后面犯了错误,对他的展现,也要考虑后面的因素。所以你也注意到了,对他性格上的缺点,也进行了细致刻画,这就是为了统筹这个人物,进行的合理的设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