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10)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实现“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2019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3.8%、27.5%。清洁能源占比迅速提高,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清洁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7.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
水土资源和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实施化肥农药“双零增长”行动方案,2015—2018年,我国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从6022.60万吨持续降至5653.42万吨,农药使用量从178.30万吨持续降至150.36万吨,提前实现于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2019年,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年均浓度下降23.1%,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9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84%的行政村,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管控。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历史上一些王朝出现过“治世”和“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但这些“治世”和“盛世”只是相较于乱世,国力相对强盛、经济相对繁荣、民生相对安定的景象。单从经济层面看,据美国学者麦迪森研究,公元元年中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26.2%,公元1000年占22.7%,公元1500年占25.0%,公元1600年占29.2%,公元1700年占22.3%,公元1820年占32.9%,经济总量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一些研究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生产、消费和人口都出现了大规模增长,15—19世纪中期的世界经济秩序名副其实地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虽然GDP占比的具体数字存在争议,但学界普遍认为,19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口在世界居首,外贸长期处于出超地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当时世界最为强大和富裕的国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