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德国表现主义?(2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他们当时所就读的德累斯顿技术学院(Die Technischen Hochschulein Dresden)的教师、建筑家费兹·施马赫(Fritz Schmacher,1869—1947)曾回忆起他对这群年轻人的印象,称他们对当时纯粹写实的美术风格深为不满。施马赫本人也是力主在建筑和艺术领域进行革新的先驱,只不过他的观点仍然相对保守,主张“和谐文化”(harmonische Kultur)理应成为适度的标准。他认为,艺术和艺术家应该在社会中承担起一种全新的角色,应该首先重视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他教给他的学生“直面一个碎片化世界的责任”。这一点对桥社的青年艺术家们影响甚大。[插图](尽管持有怀疑的态度)在施马赫看来,海克尔当时已经在试验一种激进的新风格,他创作黑白色调的木刻版画,并尽力使之成为某种固定的风格。
桥社艺术团体的成员们,出于一种不安分的创造力,纷纷以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既有的传统。
桥社的成立地点在德累斯顿弗里德里希城区的柏林人大街上(Die Berliner Strabein Dresden-Friedrichstadt),桥社成员先后在这条大街上租房居住,并用心经营了一个工作室(位于柏林人大街80号)。凯希奈尔的不少摄影作品便反映了当时桥社工作室的情形。工作室的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具有原始风格、颇具装饰意味的人体,往往带有强烈的色情意味。而陈列在工作室各处,用来作为装饰的玩意,则种类繁多:有体态丰满、简练粗犷的原始艺术风格的人体木雕,有张壁悬挂、明显具有日本风味的纸伞,也有印度的佛像画,等等。总而言之,非西方的艺术形态,尤其是那些似乎未受西方现代性浸染的艺术形态,在此都受到青睐。对桥社艺术家而言,这既是对创造性的激发,又是他们创新求变心态的表达。
随着对新艺术的讨论和实践不断深入,这群年轻人决定于1905年正式成立独立的艺术团体即“桥社艺术家团体”(Künstlergruppe Brücke),并发表了社团宣言(Brükeprogram),由凯希奈尔制作木刻(见书前彩插),并作为传单印发宣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