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物语丨《少年的你》:死亡、失序与伤痕(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3.1 镜像-主体理论:
生而不同,却又彼此依偎
拉康的镜像-主体理论认为,主体形成过程的三分结构是自我与他人二项对立之外出现第三个点,即“主体”。[2]对于陈念和小北来说,他们是生而不同的,他们从对方身上识别出与自己的经验有截然不同意涵的符号,并从这些符号中获得想象性的疗愈和抚慰。影片中通过一段平行蒙太奇呈现了陈念与小北不同的生活,陈念在学校或上学路上,她在备战高考,未来是光明的,画面也呈现出明亮的色调和较为平直的构图,小北则身处杂乱的小屋和麻将馆,他甚至无法在泥泞中想象正常人的生活,画面色调偏暗,线条也多为倾斜。
(陈念-学校) (小北-麻将馆)
尽管陈念和小北表层状态不同,但造成他们社会阶级地位低下的本质原因是相同的:一方面,他们都是学生,是社会结构中话语权最为缺失的一部分人群;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他们的家庭背景是类似的。小北是一个社会孤儿,他被父母双双抛弃;陈念的父亲是一个根本未曾涉及的人物,她的母亲则是一个倒卖假面膜的微商,不仅不能给陈念的生活带来曙光,反而将陈念丢弃在危险之中,甚至为陈念带来危险。与他们的境遇相似的是另外的受害者徐渺,她的父母在无奈下只能在学校向老师苦苦哀求,甚至打骂孩子。与他们境遇相反的则是施暴者魏莱,她家境优渥,她的母亲在面对警察时也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上位。
对主体的指认则发生在陈念探监小北的过程中,他们的脸倒映在相隔的玻璃窗上,两人的面孔逐渐交织、重叠在一起。面孔是识别他者最重要的符号,它始终有力地提醒着观者对我之外的他人境遇的理解与观照[3, 4],陈念与小北面孔的叠映,让镜头语言与角色命运在同步中达成告解,陈念和小北在某种意义上达成双向救赎。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