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片《冷酷祭典》的美学价值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赵建中
《冷酷祭典》是法国导演夏布洛尔拍摄的一部犯罪片。好莱坞的犯罪片已是高度成熟的类型,基本采用流水线生产,但大多数作品精彩有余,内涵不足;而法国的犯罪片并不将商业性作为最高追求,侧重于观察与分析犯罪成因,揭露社会矛盾,引发人们的思考。夏布洛尔的一系列犯罪题材影片继承了法国犯罪影片的美学传统,又从好莱坞犯罪影片,特别是希区柯克影片中汲取了经验,从而重组与丰富了法国犯罪影片的表现手法,达到了新的美学高度。这在《冷酷祭典》中有集中体现。
其一,该片从犯罪的成因入手,直面阶层差异带来的社会矛盾,增强了影片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性。
夏布洛尔于1930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但他毕生不喜欢巴黎,也不喜欢中产阶级。从1959年的电影《表兄弟》开始,他就对反映中产阶级与底层劳动者的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对立与对抗等话题颇感兴趣。在电影《冷酷祭典》中,他更是将这一矛盾表现到了极致,对女佣苏菲与勒列夫尔一家的差异进行了细致勾勒与描述。
一是主与仆的差异。勒列夫尔一家对苏菲表面友好,内心轻视。他们毫不避讳地对她评头论足,占用她周末的休息时间,并阻止她与朋友来往。对此,苏菲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进行反击,只能将不满与愤恨藏于心底。二是富裕阶层与底层社会的差异。勒列夫尔一家房间众多、功能齐全、窗明几净;苏菲的女佣房则狭小昏暗,仅有的“奢侈品”就是一台旧电视机,除了这间卧室,她能活动空间的就是厨房。三是知识阶层与文盲的差异。二十世纪的法国,是否接受过良好教育已经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标志。影片中,苏菲是个文盲。而在勒列夫尔一家看来,识字是一个人最基础的能力。这些差异虽并不随时表现为对抗性冲突,但经过日积月累,终将酿成灾难性的后果。
其二,该片在继承传统的法国犯罪片的基础上,继续深挖犯罪的社会成因,同时又对个体心理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了人物性格内涵。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严重的自卑感将发展为自卑情结,使个体产生精神障碍。那些克服自己缺陷的人,往往会比平常人更加成功,而逃避自己缺陷的人,则容易走向犯罪。相对来说,生活中因自卑情结而陷入困境者以弱势群体居多。苏菲最大的自卑源于自己不识字,却从未想要改变这一状态,选择了逃避、说谎,甚至威胁知道实情的人,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惨剧。影片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邮局职员珍妮,则有明显的反体制、反社会人格。她私拆勒列夫尔的信件,鼓动苏菲反抗主人,甚至故意搅乱当地天主教会的慈善募捐活动。正是基于对个体心理全面深入的观察,才使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更加清晰,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