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中传承下来,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得以延续的和发展的。这种古老而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一代代人的思想行为、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精神风貌,而且对人的思维形式、知识构成以及道德规范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书写并创造伟大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魄与力量。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精华的沉淀,是中华儿女自立自强、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其素质的高低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不仅能使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得以增强,还能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并且能够通过这种系统的整合,充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当今社会正处于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只有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思想价值,从而使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将传统文化讲的透彻,让学生听得明白。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素材进行思政课程的讲解和思想渗透,增加思政课程形式的生动性,从而使思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而具有吸引力,引发大学生思想上的共振,以此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深入大学生内心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力量。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育人理念,而思政课程则是使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有责任、有文化、有素养的时代新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自信源于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它与文化自觉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文化自觉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是文化自信形成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自信,才能自觉地认同本民族文化,从而使本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并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加强国家的文化建设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的道路上,高校只有在思政教育课程中有效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找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立足点,也才能为思政课的教育内容寻找到文化的源头,从而使文化自信有了传播的媒介,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