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派《红楼梦》何以成了儿戏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名家评红楼”系列评论】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詹丹
小戏骨《红楼梦》第一季“刘姥姥进大观园”,在启用小演员来出演古典名著《红楼梦》人物,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在编剧、导演、表演、画面、音响处理等方面,致敬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唤起了观众的美好记忆。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热烈追捧。

天真派《红楼梦》何以成了儿戏


小戏骨《红楼梦》第二季“桃花诗社”
小说《红楼梦》在塑造人物时,写实与象征手法兼具的特点,无法在直观的演剧中得到落实,使得小戏骨演绎即使是年龄相仿的小说人物,也有着难以克服的障碍。这一难题,笔者曾在《如何看待宝黛年龄的特殊性》一文中,有过初步讨论。但平心而论,第一季毕竟保持了相当水准,受观众热捧也在情理中。可惜,第一季的水准,在新近推出的第二季天真派《红楼梦》“桃花诗社”中,已经荡然无存。
第二季除演员尚启用小戏骨外,无论是编剧还是实际演出,都有对原著的大改动,也彻底摆脱了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影响,基本是别开生面、另起炉灶了。
当然,如果意在不走老路,而要开拓创新,这样的追求本身也值得嘉许。但编导们忽视的一点是,1987年版《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当代影视剧改编的经典之作,根本原因倒不在于剧作本身的无可挑剔,而在于编剧及演职人员那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如果天真派《红楼梦》的改编,在着力摆脱老版电视剧影响的同时,把那种敬业精神一并抛弃,就是没有领会创新的实质,其遭遇失败也就是必然。
就第二季“桃花诗社”来说,全剧糟点之多,几乎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首先,编剧以香菱命运作为贯穿全剧的线索,出发点固然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第一季以刘姥姥作为贯穿全剧线索的模仿。但编剧显然没有意识到,刘姥姥几次进荣国府,都有关乎全局的意义,这种全局性对于香菱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便香菱痴迷于学诗、写诗,可以跟第二季的剧名“桃花诗社”关联起来,但在诗社中香菱也处在边缘位置。该剧作为重头戏推出的芦雪庵联句活动,香菱只写了两句,就默默退到一边,而让黛玉、湘云等来争相联句,大出风头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