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聚焦标点符号作用:让文字表达更传神(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三是尊重规则的创新。鲁迅向来主张“以独创为贵”,他的作品中有用波浪线“[~符号~]”标示的象声号,标示声音的延长并带有波动的意味。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符号~]”,“呢”的后面用了象声号,描述了先生读书入神的情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象声号的波浪线,跟《标点符号用法》中的破折号的直线(用于标示声音的延长)、省略号的6个点(用于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一样,都很巧妙地用符号本身的形状描摹声音的特点。
随着电脑使用的普及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键盘输入在很多情况下代替了原先的纸和笔,标点符号的样式也有了更多选择。我们一方面要重视键盘输入下的标点符号样式问题,如连接号有全角半角的区分(“—”和“-”),分别对应中、英文输入状态,但目前的分工没有照顾到这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新的标点样式和语言现象,如微信聊天时用换行和间空来代替传统的标点符号,在句末加上“~”(像人们微笑时上扬的嘴角),用表情符号代替文字等。
(作者:杜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关于《标点符号用法》的若干思考
苏培成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几份有关标点符号的重要文件。
1951年9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包括14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这份文件是由叶圣陶亲自领导制定的。它没有复杂的术语,也没有生僻的例句,凡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人都能读懂并学会运用。这种文风体现了新中国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年10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其中说:“目前全国各政府机关文件和各种出版物的稿件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混乱很多,往往有害文意的正确表达,并使领导机关在审阅这些稿件时,不得不费很多时间来作技术性的校正工作。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缺乏标点符号用法的统一规定;二是处理文件稿件人员未曾注意学习此项用法。”此后,全国出版物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得到明显提高。
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后,不少代表提出1951年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应该修订以便应用。会后,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修订课题组,吕叔湘、朱德熙、陈原为顾问。课题组自1987年开始工作,经过近三年努力,于1989年完成修订。这次修订主要有五个方面:⑴变直行用的标点符号为横行用的标点符号;⑵修改了某些标点符号的定义;⑶更换了大部分例句;⑷简化了各项说明;⑸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1990年3月,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由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