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关于枇杷的二三事(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明 周臣 《闲看儿童捉柳花句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王建在《寄蜀中薛涛校书》中写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一生颠沛流离的薛涛,晚年搬到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在郁郁森森的枇杷树下度过了最后安静的时光。也许,是枇杷树不遵循百花时令,四季常青的脱俗,打动了这位“性亦狂逸”的才女。
后来,烟花女居所被称为“枇杷门巷”,人们为了避嫌,都不在自家的院子里栽种枇杷树。
实现“枇杷自由”

夏天,关于枇杷的二三事


明 陆治 《浔阳秋色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风和日丽的时节,宋人们乘着小船出游了。他们要去哪儿呢?
——自然是枇杷果实累累的东园。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宋代诗人戴复古在《初夏游张园》中,描绘了一幅醉人的枇杷图。宜人的夏日,枇杷成熟了,像金子一般垂钓在枝头,晃晃悠悠,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游人们坐在船上,尽情豪饮,时不时摘得几颗枇杷,下酒品尝。
在宋代,实现“枇杷自由”恐怕是很多人的梦想。

夏天,关于枇杷的二三事


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图》(局部)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说到宋人吃枇杷,怎能少得了“吃货”苏轼。在他的笔下,枇杷又有了新的称号。《赠惠山僧惠表》一诗中,他写道:“欹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其中,尚带着酸味的“卢橘”就是指枇杷。
但是,好端端的,苏轼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宋代著名诗僧惠洪所著的《冷斋夜话》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张嘉甫曰:“庐橘何种果类?”答曰:“枇杷是矣。”又曰:“何以验之?”答曰:“事见相如赋。”嘉甫曰:“庐橘夏热,黄甘橙榛,枇杷橪(rǎn)柿,亭奈厚朴。庐橘果枇杷,则赋不应四句重用。应劭注曰:《伊尹书》曰: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庐橘,常夏热。不据依之何也?”东坡笑曰:“意不欲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