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来了|钱学森和他的“航行梦”(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院士来了|钱学森和他的“航行梦”


图为钱学森“火箭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安排手稿。该手稿后经钱学森扩充和整理,于1963 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即学术著作《星际航行概论》
由此出发,文章继续提出以这个码头为中转站前往其他行星,并分别计算出前往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作者注:2006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冥王星降格为矮行星,冥王星不再处于太阳系行星行列)所需要的速度和时间。其中,前往火星的旅程为237 天。为了实现火星旅行常态化,文章又提出在火星上空建立一个星际航行码头,形成“地球—地球星际航行码头—火星星际航行码头—火星”的火星旅行线路图。当然,要实现如此浩大的计划,同样需要建立一支星际舰队。
未曾想到几十年后,《火星救援》电影中,男主角会在火星上向钱学森致敬!电影中还有一个片段,即男主角在沿着“火星—火星星际航行码头—地球星际航行码头—地球”的路线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还获得了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帮助。
当有人提问能否到另一个恒星去时,钱学森谨慎地回答,以现有科技条件尚无法实现在恒星空间航行。这也充分体现出钱学森的求是精神,他明确给出了科学与科幻之间的界限,从而通过指出重点所在,引导大家把力气用在真正值得用的地方。然而科技史上的诸多成果又何尝不是来自科学幻想!就像钱学森言及的“幻想中也有实事的萌芽”,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使命就在于:
“把幻想里的实事逐渐扩大,使萌芽生长,而终于把幻想变成事实。这也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道理了。”
正因如此,钱学森早期有关星际航行的科学幻想经由科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渐凝集于他回国后主讲的课程“火箭技术概论”之中,最终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论知识,呈现于他1963 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星际航行概论》之中。
“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1957 年10 月4 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而此时钱学森正以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导弹组组长的身份访问苏联。“斯普特尼克一号”的成功发射给钱学森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说,“我们在莫斯科期间,苏联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完全明白地说明苏联科学技术的优越,我开始体会到社会主义阵营的伟大”。1958 年1 月31 日,美国紧随其后发射了“探险者1 号”人造地球卫星。冷战中的两大巨头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果给我国带来很大震撼。1958 年5 月17 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