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普通话”口音重,看电视台配音组如何巧妙化解(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新加坡人“普通话”口音重,看电视台配音组如何巧妙化解


1986年配音演员与来访中国演员(后排左四)合影,前排中间是作者。

新加坡人“普通话”口音重,看电视台配音组如何巧妙化解


1987年第一期配音员训练班。
中间排左二是毛威老师,左三是刘芸娘
右一是李明芬,右二是作者。
但是到了90年代末,随着戏剧组决定不再配音,以演员的原音播出,配音组的工作量骤减,虽然后来也尝试为其他节目配音,如英语新闻等,但还是逃不过关闭的命运。2000年,电视台配音组正式解散,只剩音效组继续运作至今。
现在回头看,配音组有近20名配音员,加上7、8名导播,还有几名助导、剧本编写员、抄写员和剧本审核等等,人员不少,整组的运作成本就很高了。其实早在10年前,就有戏剧组高层不满配音组加重了他们的制作成本,为配音组关门埋下伏笔。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台湾的配音团队只有一位配音领班,由他负责找人编写剧本,再依据需要召集配音演员,一般在10名左右。若是卡通片就只是5、6人就够了。他们也不会大量印配音剧本,只在每个麦克风前放一份剧本,一般最多三份剧本,这样可节约开支,更为环保尽一份力。
新加坡的电视剧自从以原音播出之后,一些演员的华语因缺乏指导,台词咬字不清,致使卖去中国后还得配音,但配上中国腔的对白就失去了本地的味道,就如《小娘惹》。而近十几年来,有些在本地播出的本地戏也送去台湾配音,更让人费解;不看画面还以为在播映台湾电视剧,如《剃头刀》和《好世谋》,为何不利用电视台好不容易培养出的本土配音演员呢?
上世纪80及90年代是新加坡电视剧最辉煌的年代,许多电视剧还卖到中国等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人在旅途》和《调色板》等,至今还让观赏过的中国观众津津乐道。而当时的新加坡电视剧都是通过我们,把完美的声音借给漂亮英俊的脸庞,配音演员对新加坡电视剧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