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瑛:不老乐魂的交响人生(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经历了4个月的手术、化疗、放疗等一系列的煎熬之后,她出院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到鼓浪屿面试。对她来说,大病初愈是死而复生的一次考验,“我要告诉这些被‘冷却’了半年的应聘者,办乐团这件事情没有骗人!让我们一起来到厦门开创全新的事业!”
厦门爱乐乐团是我国第一家“民办公助”的全职业化交响乐团。经历了初创时期的艰难,这支年轻的乐团得到了厦门市政府、企业的支持和市民的认可。郑小瑛说:“没有哪个乐团坚持每天五个小时排练,每周推出一台新节目的。是我们的努力和辛勤耕耘,吸引了那么多的观众,换来了社会的承认。我经常打车,司机对我说:‘你为厦门作了这么大的贡献,能拉到你是我的荣幸’,就是不肯要钱。我们租房时,一说是‘爱乐’的,人家就很热情;一说是’爱乐’的,人家都给我们打折。”
郑小瑛说:“我父亲是闽西客家人。我去寻根时,发现当地的‘土楼’都是按照‘八卦’建的;还有那些楹联、族训等,都充满了文化气息,我就想,应该有一部交响乐来表现它,就请了青年作曲家刘湲写了交响诗篇《土楼回响》。
2000年11月21日,在闽西龙岩的客家祖地,郑小瑛指挥《土楼回响》在第16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演,她特地请晚会主持人宣报指挥的名字为“永定客家女——郑小瑛”。一首有五个乐章,长达37分钟的器乐作品,在一个从来没有听过交响乐的山区体育馆里演出,听众们不仅坐住了,还听得入了神,最后还随着她的指挥棒齐声击掌,高唱一曲客家山歌。她说:“这样的经历,在我的指挥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2006年,厦门市政府发动市民票选代表厦门的十大城市名片,厦门爱乐乐团名列其中。郑小瑛觉得特别高兴。她说:“我们这个全部由外来移民组成的乐团当选为名片之一,我觉得好不容易。厦门爱乐代表这个城市了。我们可是跟鼓浪屿、厦门大学一起参评的。”
2013年起,郑小瑛不再担任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但她仍将美妙的音乐和歌剧的种子留在这里,乐团“周末交响”音乐会一期接一期举行,为听众献上了1700多场音乐会。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自2011年在厦门理工学院成立后,先后推出歌剧《茶花女》(中文版)、《紫藤花》《伤逝》(校园版)、《帕老爷的婚事》(中文版)、《岳飞》(音乐会版)、《快乐的寡妇》(中文版)等多部中外经典歌剧,在全国各地演出累计达20余场次。
时隔9年,2020年7月30日,由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排演的《茶花女》(中文版)在厦门歌舞剧院再度公演,从主角到配角,难觅大腕踪影,演员都是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学歌剧来厦门”演员培训班学员。9年前,中心成立之初,曾以这种方式排演了中文版《茶花女》。与9年前相当,此次培训班报名者更加踊跃,吸引了全国各地近百人报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终通过视频,挑选出20多人来厦门学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