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湖州:春蚕记(10)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有点伤感。
也好。
好吧。
凌晨四点,和沈母沈妻给十万条蚕宝宝喂桑叶七、丝束
舀一勺蜂蜜,打着圈洒入凉水,蜂蜜以丝状落入碗底,盘成一圈圈晶莹剔透的丝线,发出蜜色的光。
现在,它们来到了我手上——一束丝——我喂养过的十万条蚕吐的丝,以水中蜂蜜柔丝的形状,来到了我面前。它发出的光,不是蜜色的,而是幽凉的银光,如白发千丈,如正在消逝的时光。
丝成练熟时,万缕银光皎。
古时,湖州的蚕叫莲花种,丝极好,尤以辑里湖丝最为著名,一直作为帝王的御用品。近百年来,世界蚕丝业中心发生几次大转移,江南沿海一带蚕桑业渐渐衰落,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前,辑里村最后一家缫丝厂也悄然倒闭了。十三年前,为蚕桑的未来,国家做出了“东桑西移”的抉择,千万户蚕农经历了或悲或喜的选择。渐渐地,“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湖州,养蚕缫丝已淡出村民们的生活,如同一百头小兽最后的悲壮。
所幸,作为丝绸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丝绸之府美誉的湖州,已将蚕桑和丝绸文化刻入基因,一波波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让古老的湖州大地重焕光彩。所幸,沿海东部蚕桑衰退的同时,西部蚕桑正迅速兴起,并升级换代。一条天蚕、一片柔桑从历史深处传来的窃窃私语,正沿着时光之河,浩浩汤汤,一路获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的回应。
半个月前,新市最后一家“破破烂烂”的丝厂里,两条“勉强维持”的生产线冒着蒸腾的热气。我拜托老板娘沈玉琴,帮我用沈桂章家的蚕茧缫一束丝,留一个纪念。
“再做几年就不做了。养蚕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技术的人越来越难找了,年轻人也不会到我们这种厂里来,到时候就没人做了,舍不得也没办法。”二十五年厂龄的新联丝厂最繁荣时,有十条生产线。
这个声音悦耳仪态温婉的女人,每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晒丝、冒泡:请原谅我每天的坚持出场,总有一天,你刚好需要,而我也正好在。我在用心做这个行业,这件事。
茧衣绕指柔,收拾拟何用。
冬来作缥絖 ,与儿御寒冻。
一束丝的来处,有蒸汽弥漫,有一双双因常年泡在热水里缫丝而异常白嫩的手,极易受伤,一根丝线都可能将它割开一道血口。蚕茧化蛹后,就要不分昼夜地缫丝,否则蚕蛹破茧,蚕丝就断了。手工缫丝更繁复,要搭丝灶、烧水、煮茧、捞丝头、缠丝窠、炭火烘丝,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