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的“时尚老头儿”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清华园里的“时尚老头儿” 原创 中国核工业 中国核工业 收录于话题 #访核工业功勋人物 28个内容
◎ 核芯报道工作室 郑可
作为核工业产业链的末端,核燃料后处理领域一直不为大家所关注。事实上,该领域的技术同样是极其敏感、高度保密。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有这样一位核工业功勋,他和清华大学、核工业领域的同事们力排众议,开创性提出用“萃取法”取代“沉淀法”,并亲自领导和参与了该项目一系列关键性试验。这位核工业功勋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汪家鼎。
生活中的汪家鼎聪慧好学,待人真诚,淡泊名利,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紧跟时代潮流。他平时注重仪表,穿着很有品味,是清华园里的“时尚老头儿”。
高中时就跟着老师装配防毒面具
1919年10月18日,汪家鼎出生于重庆。他的父亲是一位银行职员,早年还当过中学数学教员。1934年,汪家鼎来到北京,在辅仁大学附中念高中。他的化学老师名叫张珍,当时已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张珍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学生自学和在实践中学习,在张珍的帮助下,汪家鼎写了一篇《元素周期律表》,刊登在张珍与人合办的一个杂志上,这对于当时高中二年级的汪家鼎真是极大的鼓励。
▲ 汪家鼎在北京辅仁大学附中学习
课余时间,张珍还带领学生们制造活性炭,装配防毒面具。一大批防毒面具被送到当时的抗日联军驻地。汪家鼎后来回忆:“张老师不但教给了我学习方法,他的言传身教也大大激励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跟你说学我的课不是学着玩的!”
抗战期间,汪家鼎在西南联大读二年级。攻读化工系的他选修了机械系刘仙洲先生的“机械原理”课。汪家鼎回忆:“刘老师讲课非常清晰,板书也很认真,在黑板上作图都要用木制的圆规和三角板规规矩矩地画。他考学生时,即便一刻钟的小考也要求答卷整洁……为什么呢?工程就得训练准确,若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算错了,那还得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