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与火之歌》中看到森林的力量,它像镜子,我们从中辨认自己(6)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四季轮回」
一个具体的空间或者“地方”,意味着一个人或一个族群记忆、体验的核心。地理学家莱尔弗论述过,共同感、所属感和“地方意识”,只能出现在那些人和“地方”深度关联,情感深深扎根的地方。踏上寻亲之路的布兰,曾经向叶子询问,其余的森林之子在哪,他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他们已深入地下,进入石与树中。在先民来到这片你们称为‘维斯特洛’的土地前,它曾是我们的家园⋯⋯诸神赐予我们长久的寿命,但数量却不多,以免我们充斥世界,就像鹿充斥在没有狼来猎杀它们的森林里一样。”
“那是在黎明世代,当我们的太阳正冉冉升起⋯⋯现在夕阳落下,这便是我们的衰落。巨人几乎也都已经灭绝了,它们曾既是我们的灾星又是我们的兄弟。西山的巨狮已经被屠尽,独角兽也几乎消失,猛犸象只剩几百头。冰原狼将比我们存在得久,但它们的劫数也会到来。在人类创造的世界里,没有给他们,或者我们的空间。”
这样的表述,是不是让我们想起印第安人那诗意苍凉的话语方式?
1912年,克罗印第安人(crow indian,又译作乌鸦印第安人)酋长柯利(curley)拒绝将部族的土地卖给联邦政府,他说:“你们所看到的土地,绝不是普通的土地——它是我们先人的血肉和遗骨。你们将不得不挖穿表层才能看到大自然的泥土,因为表层全是克罗族人。大地事实上就是我的血、我的亡灵——我们绝不想放弃任何部分。”
在《冰与火之歌》中,在黎明之战后,先民与森林之子的关系趋于缓和,但是后者还是有诸多不适,于是缓慢开始了远离人类的撤退,直到越过长城,到达森林深处。这是一种隐喻与象征。我们在其中分明清晰地看到,印第安群山和阴沉沉的天空所承载的印第安人的宿命与悲剧性历史,体会到了那片血色风景传递给我们的悲悯情怀。
斯奈德在《诗与原始性》中曾经申说这样一种认识:在众多的生命形态中,很大一部分能源不是取自生物群落,反而是重复使用已经死亡的生物形式,如森林里的枯枝败叶、倒毙的树木,各类动物的尸体,如是等等。能量的流转也推动着自然界的重复使用。森林之子神话般的存在和远去的故事,一方面象征着这种原始、纯真、自由的文明最终之结局;而在另一方面,也喻示着正常的轮回是生命所有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
人物的命运与自然四季对应,飘零的落叶说明宇宙这个庇护所是安全的。这种古老的原型模式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有较为类似的表达:“人的世代更替就像树叶一样,风吹叶落,逢春再生:人如树叶,在大地上去而复回”,然后再度循环往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