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己主义

2023-06-18 来源:飞速影视
随看随想:
该文选自程炼《伦理学导论》第一章《人都是自私的》。《伦理学导论》是北京大学“博雅大学堂”书目中的一种,是通识教育基础读本。
关乎人性,关乎道德,关乎人生;这于我们,当然也是一个通识教育。
程炼,1965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青年学人学术论著中,程炼教授的文字向以严谨、逻辑性强和明晰畅达著称,该文,或可见一斑。(任余)
在日常生活中,利己主义者名声不佳。但是,在伦理学的讨论中,利己主义者坚持的学说——利己主义——却是一种受尊重的理论。利己主义并不是一种受人嘲弄、不值一提的看法,相反,作为一种谨慎和严肃的理论,它在哲学上是受到重视并得到严肃对待的。
利己主义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心理的利己主义和伦理的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是一种描述性的理论。它声称刻画了人性中某种根本性的心理特点,即人类每一个个体在行为的动机上必然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总是并且不可改变地被自我利益所驱动。心理利己主义者认为,他们的理论只是纯粹描述一个关于人性的事实。伦理利己主义则是一个关于生活和行动的原则的理论,给人们提供实践上的指导。心理利己主义说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者,伦理利己主义说人应该去怎样生活、怎样行动。我把利己主义理论看做是对伦理学的一个威胁。实际上,伦理利己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伦理理论,伦理利己主义者甚至认为它是唯一正确的道德理论。
这两类利己主义都对日常道德构成了挑战。一方面,如果心理利己主义是对的,那么人们就注定不可能有利他的动机,就是说,任何一个人的直接的行动理由中,必定不包含对他人利益的考虑。另一方面,伦理利己主义者主张,即使一个人可能为他人的利益所行动,他也应该只做他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一种道德生活就是不断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生活。在处理利己主义和常识道德之间的冲突时,更有一些利己主义者论证说,日常道德要么是错的,要么是表面的或肤浅的,正确而深刻的道德真理在利己主义一方。
心理利己主义者说,每个人都在做追求最大的自我利益的事情,伦理利己主义者说,每个人都应该这么做。可见,要理解和评价利己主义,搞清楚自我利益是个关键步骤。什么是自我利益?
从字面上看,“自我利益”是由“自我”(self)和“利益”(interest)两部分构成。“自我”是做范围上的界定,是相对他者而言的。狭义的“自我”就是思考者或者行动者自己本人,利己主义所说的自我利益在本原上指的就是狭义的自我利益;这样,某个人的亲属、朋友、集体等的利益不能算在自我利益的范畴之内。但是,许多人认为,我们应该将重要的他人纳入自己的存在之中。在一些文学作品、宣传品以及日常说教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小我”和“大我”之类的说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