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马里战争的八年之殇:从闪电战到“西西弗斯困境”(2)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历史之困:“第二次利比亚战争”
马里战争走向尾声,伴随着诸多踌躇、追问和不甘。相比之下,故事的开端则要痛快许多。
时钟拨回2013年1月11日中午12点30分。法国总统奥朗德接到马里临时总统特拉奥雷(Dioncounda Traoré)求救,紧急召开国防会议。几小时后,马里战场前线,响起法军利炮轰鸣。
马里为法国前殖民地,1960年独立建国,至今共发生五次军事政变,数任总统在“反叛者”和“受害者”、“强人”和“弱者”两类对立身份之间来回游移。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之下,政局飘摇不定,选举制虚有其表,国家治理堪忧。2012年内忧外患达到顶峰:马里军方3月发动政变;“圣战分子”占据北部,觊觎南方政权中心。
“薮猫行动”共计4000名军人和200辆作战装备——坦克、瞪羚直升机和虎式武装直升飞机,规模之大,创阿尔及利亚战争(1954-1962)以来之最。战术层面,法国反“阿富汗战争”之道而行之:不在同一地点住宿多日、不在营地长期停留、不断行动从不停歇……“先出发,再听令”是法国远征军制胜法宝。三周之内,法军火速抵达北部,横扫不少敌军据点。
马里政府军队曾节节溃败,此次依托法军“薮猫行动”,终于旗开得胜,南北势力划线向北推进,首都巴马科(Bamako)解除威胁之忧。法军目标明确——解放马里、定位绑架犯和受害者、限制恐怖组织危害,并向联合国及欧盟转交责任,但不涉及具体政治构建或经济发展。2014年7月,“薮猫行动”胜利结束,为法国添彩,但对马里未来国家建设,或无太多实质意义。
奥朗德2012年竞选法国总统,曾承诺从阿富汗撤军,当选之后,则主导马里军事干预计划。一进一退看似矛盾,但这背后,少不了政治算计和考量。对外战争是手段,也是目的,进退都要恰到好处,才能事半功倍。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012年颁布2085号决议,曾授权国际军事介入,以保证马里法律秩序和领土完整。法国发动马里战争合乎法理和国际惯例,具有“正义”和“合法”性,获得国内外舆论认可。
于内,奥朗德行事作风不够鲜明,曾被贴上“软弱”的标签,急需通过战争,确立威信,并借此转移公众对“同性婚姻法”和“财政缩减计划”等棘手议题的注意力;于外,2011年法国曾先发制人,发动利比亚战争,结束卡扎菲“政治强人”时代,但间接导致“基地”组织扩张,邻国马里遭殃,局势每况愈下,若不幸沦陷,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加重欧洲难民危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