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流行释放着怎样的社会变革信号(3)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个数据是很有意思的,它说明了男人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容貌、打扮的变化,也成为社会思潮的一个晴雨表。
从男人蓄须的方式,可以看出经济形势的变化。
鲁滨逊说,在欧美社会,留胡子一般与激进运动相关联。在很多人看来,留胡子是支持工人运动的标志。因为在19世纪,工人由于从业环境恶劣,一般都没有时间剃胡子,所以矿工、水手、搬运工、车夫等无产阶级,通常都会留着大胡子。这些大胡子又天生融入到一种社会氛围中:比如酒馆、球场、码头,形成他们的社交网络。不少失业底层、流浪汉也很自然地加入其中,成为“无产阶级”。他们更加渴望一种集体性的社会关系,因此从中萌生了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潮。试想在1890年的英国南安普顿港口,你可以准确无误地通过某人的胡子,判断这个人所在的阶级。
当时的欧洲左翼知识分子,很多都同情工人阶级,因此在打扮上也与工人阶级保持一致。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都是大胡子。那个时代心系底层的左翼文学家,比如《悲惨世界》的作者维克多·雨果、《雾都孤儿》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等,翻开他们的照片一看,都证实了这个推论。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胡子长度至少是头发的三倍。
放在今天,似乎也有点适用。笃信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从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 1910—2013)到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再到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1943—),都是清一色的光下巴,典型的商业精英风范。而带有左翼思想的学者,留胡子的不在少数,最著名的是斯洛文尼亚文艺理论家齐泽克(Slavoj iek,1949—)。
三、当代西方:大胡子流行背后
这个理论假设,一个带有普世色彩的社会,如果商业发达,提供了充分的就业岗位,那么男人的打扮一般都应该是精致的、亲切的、干净的、讨人喜欢的。因为社会遵循的规则是市场经济,更需要共识与规范,男人给自己打造一个亲切形象有助于提升社会竞争力。类似比尔·盖茨那样面带微笑的形象,才是中产职场男人的标准打扮。
但是如果出现大面积的经济停滞、社会不公,抗争意识形态抬头,那么男性就会暴露出粗犷的一面。首先,失业导致发展机遇失去,无数普通个人将不需要再以形象取悦他人,而对社会的情绪也投射到各自的容貌上。在底层抗争的研究中,留着大胡子的不在少数。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长毛”,到巴黎公社运动的战士们,无一例外都留着大胡子;而在现代,从拉美游击战中的菲德尔·卡斯特罗(1926—2016)、切·格瓦拉(1928—1967)等革命英雄,到塔利班、基地组织的“圣战者”,也都是胡子拉碴的形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