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及三代之祖与泰山、蒙山的渊源(21)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说文》:“夏,中国之人也,引伸之意为大也。”夏在金文中像一个高大威武的人,中国、中土原指泰山、蒙山地区。这说明:这个高大的人就是东夷人。
禹之父名鲧,为颛顼之孙。《大戴礼·帝系》:“鲧娶于有莘氏之子。”《集韵》、《韵会》:“有莘女生禹,名女志,一名修已。”有莘即高辛部落帝喾之后裔,与夏联姻。甲骨文、金文之“龙、凤”皆从辛,金文“禹”又为龟蛇相变形,这既反映了相互融合的关系,又证明原本就是一个族团。《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故华夏、华夷本为一家。
《连山易》:“鲧封于崇国。”《国语》称禹之父为“崇伯鲧”,禹为“崇禹”。“崇”即崇山峻岭之意,汉之前以“崇”为“崧”,高大之貌,非指专山。但在东方,崇山即蒙山。《诗·大雅》:“崧高维岳,峻极于天。”岳山即泰山,显然原来是颂泰山,后来因尧舜禹时期的洪水,迫使东夷人再次西迁,将东方的“崇”与“崧”移植到中原,成为今之河南的崇山与嵩山及陕西西安之崇山。今泗水县城东大黄沟乡城子顶村一带就是夏的崇国故址——?(音察,小土山)城。东邻平邑,北有华胥国故址,南有大崇义、小崇义之古地名。《太平寰宇记》:“?城古崇国,在泗上。”
《国语》又言:颛顼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犬,白马生鲧,尧封鲧为“崇伯”。雷泽湖东有白马庄,西北即崇邑故址,舜帝庙前祀白马。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六十一,命崇伯鲧治河。”顾祖禹认为:羽山即马陵山。《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杜预注:“羽山在东海祝其县西南。”《中国历史大辞典》:“相传舜杀禹父鲧处,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均指此处。《禹贡》:“蒙、羽其艺”、“羽畎其翟”。蒙即蒙山,羽即羽山,畎即田间,翟即所产美丽的野鸡。言自蒙山至羽山一带是夏的势力范围,并受到夏、商、周三代帝王的祭祀。所以《左传·昭公七年》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今蒙山前古祭台遗址斑斑,有北近台、南近台、东近台、西近台、武台、保台、铜台、黄台等。另外还排列着18个名字中带阳的村庄:大三阳、小三阳、武阳等。
笔者近考,羽山在今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羽山村东,山阴东北属临沭、西北为郯城。其山为大型花岗岩体组成,山上有温泉,传温泉龙宫的宫女能为百姓治恶疮。据村民何庆战言:羽山上有三缝石,是大禹治水时砍的三道痕;东头有望海楼,当年大禹在此望东海;东南还有鲧池,传为禹疏通河道的遗迹;东北方与山前叫殛鲧泉,也叫老海眼,是禹王父鲧被殛处,也称羽渊。村民还传禹王墓在山上,几年前山体滑坡,曾发现古墓,上边是大石头,下边是一层厚厚的沙,沙下为墓,出土了帽顶子、兵器和平盘之类,文化站的朱金龙同志送到县上去了。笔者今登羽山巅见巨石,2007年刻面南大佛头,并有大字题刻“福如东海”。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