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背后的“护宝人”:守护传承文化之魂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新华社上海1月27日电(记者翟翔 刘畅 孙丽萍)“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中华家。”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近日播出,精选国内九大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引发关注。
上海博物馆三件精妙绝伦的国之瑰宝——大克鼎、商鞅方升和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亮相《国家宝藏》,诠释了中国古代艺术之高度。而隐藏在这些宝物背后的捐赠故事也随之浮出水面。
作为全国文物界重镇,上海博物馆的捐赠文物占其14万件珍贵文物的23.5%。这些文物和它们背后的“护宝人”,与上海博物馆一起将中华文明沐经风雨、愈加斑斓辉煌的传奇写入了史册。

“国家宝藏”背后的“护宝人”:守护传承文化之魂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通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
六十年迭经烽火,大克鼎终入上博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通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刻有290字精美铭文,是西周孝王时期的膳夫克为了追述其祖父师华父辅佐周王的功绩,以及感谢周王对自己的重用和赏赐而制的重型礼器。
1890年在陕西出土后,大克鼎流转至收藏家潘祖荫手中。
潘祖荫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大克鼎运回苏州老家。抗战时,潘祖荫弟弟的孙媳妇潘达于请家人和工匠帮忙,连夜把包括大克鼎在内的一批珍贵青铜器深埋地下。苏州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前后七次对其搜家,也没有发现国宝踪迹。
1951年,潘达于将它捐赠给国家。她在书信中写道,全家心愿是国之瑰宝大克鼎“贮藏得所、克保永久”。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之际,历经劫难的大克鼎得以展出,轰动全国。

“国家宝藏”背后的“护宝人”:守护传承文化之魂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