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背后的“护宝人”:守护传承文化之魂(2)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南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残卷。
倦鸟归巢,王安石真迹的“漫漫回家路”
类似潘氏家族与大克鼎这样生死相守的国宝故事,在上海博物馆还有不少。
极具珍贵文献价值的南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残卷和北宋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真迹,也是通过民间捐赠,归于上海博物馆。
《王文公文集》原藏清内阁大库,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出现于香港书肆。内地委托寓居香港的王南屏买下此书,计划再筹款购回,却因历史原因不了了之。此后,日本人千方百计要用重金购买,均遭到拒绝。
王南屏收藏的王安石真迹《楞严经旨要卷》,为王安石在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笔风清劲。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周诗题跋。
改革开放后,王南屏联系上海博物馆,希望让两件国宝“完璧归赵”。1985年捐献典礼前两月,王南屏在美国去世。病危时他留下遗言:“此卷应该属于中国,不应流落外人之手。”虽没有亲眼看到国宝回家,但夙愿得偿。王南屏夫人说:“先生在世的时候,挚爱中华文物,即使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把它典卖变钱……他魂萦梦牵的就是,使中国文物回归内地。”
博物馆传承文明,爱国宝亦爱“护宝人”
“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六十年来迭经兵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扬,此状。”这张由时任文化部长沈雁冰颁发的奖状,在潘达于简朴的卧室里挂了半个多世纪。
潘达于的女儿、如今96岁高龄的潘家华告诉记者:“妈妈给国家献鼎这一决定我们全家都支持,她为大克鼎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1980年2月,潘达于带曾孙在上海博物馆观看大克鼎。多年来,潘家一代代人在“问鼎”中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1951年,上海博物馆筹备建立时,著名收藏家胡惠春提出:“博物馆不能没有文物。”他带头捐赠了268件文物,成为上海博物馆的奠基藏品。据透露,60余年来,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的人数已有990余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