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未来在中国?不,在拉美(4)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地心引力》、《鸟人》和《潘神的迷宫》
阿方索·卡隆出生于墨西哥城,也是电影圈的拿奖专业户,从《小公主》到《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再到《人类之子》,更别说那部革新视听语言形式的《地心引力》了。除了早年的名作《你妈妈也一样》还有些墨西哥城遗风,大体来看,阿方索·卡隆可算是无痕地融入欧美主流文化了。
而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更为传奇。DJ出身的他,早年靠“命运三部曲”——《爱情是狗娘》、《21克》、《巴别塔》走向国际舞台,成为第一位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墨西哥人,也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第一个墨西哥人。去年的《荒野猎人》和前年的《鸟人》,让他就此成为奥斯卡的传奇。
巴西电影新浪潮
如今的拉美可以诞生这么多优秀的电影人,除了军事统治的消亡、意识形态的转变和电影制度的放松等政治社会原因,必然离不开这块土地上前辈们留下的传统与传承。最早缘起于法国的电影“新浪潮”运动,和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一起席卷了全世界。在南美洲,先是阿根廷,然后是智利和秘鲁,随后的巴西电影新浪潮(Cinema Novo)将这场运动推至巅峰。
《吃掉自己的法国小丈夫是什么味道》、《太阳帝国里的上帝与魔鬼》
新浪潮中大批涌现的电影人中,影评人出身的格劳贝尔·罗查一跃成为了领军人物,以其个人三部曲《太阳帝国里的上帝与魔鬼》、《痛苦的大地》和《无法饶恕的安东尼奥》,将电影新浪潮变成了左翼知识分子表现诉求、体现力量的工具。而内尔森·帕雷拉·德桑托斯拍摄的《吃掉自己的法国小丈夫是什么味道》完全抛弃了朴素的斯多葛主义理论,普通人的困境被搬上大银幕,关注社会现实、触及灵魂伤痛开始主导着拉美电影创作的主旋律,也展现出和欧洲新浪潮完全不一样的拉美特质——粗粝、热情、直白。尽管巴西新浪潮在上世纪70年代逐渐消亡,经济一片惨淡的今天总是遭遇资金短缺的窘境,但以反殖民、反种族歧视、反剥削压迫为主题的“第三电影”势力已然形成。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