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世纪,什么是东欧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文学过渡的产物?(2)
2023-10-26 来源:飞速影视
费芙洛妮娅成为王妃。但是穆罗姆诸大贵族妻室不愿看到出身贫寒的费芙洛妮娅位居她们之上,唆使大贵族逼彼得与王妃离婚,要不然就放弃王位。彼得在王位和爱情中选择了后者,退位后与费芙洛妮娅到穷乡僻壤隐居。路经奥卡河,船上一携带妻子的男人试图诱惑费芙洛妮娅,后者以聪慧的话语打消了他的邪念。后来,由于穆罗姆大贵族之间发生内讧,不得不派人来请彼得夫妇回城复位。
彼得重新治理穆罗姆,夫妻两人白头偕老,同日死亡,合葬在一起。此篇不论对女主人公的聪慧机智,还是对男主人公后来忠实于爱情的描写都显出了人文主义色彩。作者叶尔莫莱·叶拉季姆是当时著名的神职人员作家,对显贵不满,而同情农民。据说,16世纪中期的俄国曾有人开始印刷书籍,但由于被指责为异端而逃亡。这样,此时期俄国书籍仍以手抄本流传。
捷克文学
14世纪末15世纪初,捷克的民族、阶级、宗教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一场反天主教会运动-胡斯运动的兴起。这一运动表现出来的宗教改革思想和反对封建剥削与外国控制的思想,同文艺复兴的思潮有某些相契合之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胡斯运动时期的文学是东欧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文学过渡的产物。
扬·胡斯出身于捷克南部一贫苦农民家庭。曾在布拉格大学学哲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升任校长。受英国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利夫影响,反对教会占有大量土地,主张没收教会财产。1402年胡斯被任命为布拉格伯利恒教堂传教士,积极宣传宗教改革。1414年,教会指控胡斯为异端,开除他的教籍,并于次年将他处以火刑。
胡斯在改革运动中写了《信仰、十戒和主祷文释义》、《论教会》、《论神职的买卖》、《布道录》等著作。这些著作论证了天主教的领袖不是教皇而是耶稣,极大地动摇了教皇的权威;系统论述了宗教生活中的正确道德准则,愤怒控诉了教会贪污受贿、买卖教职和赎罪券的罪恶,揭露了教会上层人士贪得无厌、道德败坏的丑行,表达了人民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洋溢着捷克民族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