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季:更软核,更假定,更当代(3)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在前4集中,讲述北宋转折的“梦境”,以宋徽宗赵佶的人生串线,但主要突出的是他在位期间所促成的,诸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以及天青釉冰裂纹汝瓷等艺术成就。表现元朝民风的“市井”,以关汉卿的人生串线,把他的剧本思想和角色做了透写。只有表现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大都”,相对集中地表现了政治和制度线索,但主要还是表现藏传佛教和汉臣文化对忽必烈的影响。
后面几集能否硬核起来,我们再看看。

《中国》第二季:更软核,更假定,更当代


更假定
《中国》的整体影像风格是“假定性”的。
两季中,它没用一个文物史料的镜头,没有一个历史遗址出现。历史人物是“活”的,历史场景是搭的。但纪录片“扮演”的追求并不是以假乱真,而是要在承认假的前提下,彰显真实的历史精神。因此,怎么去表现影像的假定性就变得很重要。
以往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搬演,为了强调假定性,有的会故意虚焦,有的会不拍演员的正脸。为的便是让观众只感觉演员扮演的大致身形和氛围,会意即可。但这也让扮演的片段,在视觉上乏善可陈。
《中国》则选择了更挑战的拍法。演员的表演是写实感很强的,影像的“假定性”主要体现在每秒50格的升格拍摄(慢动作),油画感的用光,写意的构图,舞台感的美术,以及传统国画的色彩上。这些搭配起来,就给了观众一种历史大幕拉起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中国》第二季:更软核,更假定,更当代


《中国》第一季影像的“假定性”
第二季中,《中国》把“搬演”做得更为极致。第一季中还会穿插使用的地图取消了。第一季中常会出现的舞台感布景,被电影感的美术取代。在有些抒情性片段中,“艺高人胆大”的主创们甚至还会让演员“搬演”想象中的历史场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