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勤娜:从唐诗看唐人的夏日生活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进入七月以后,全国多地都开启了火炉模式,人们吹着空调、喝着冷饮、吃着冰镇西瓜,犹自感慨夏日的炎热,那么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们是怎么度过夏日生活的呢?唐人在诗歌中对此有丰富的体现。
苦热: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炉中更合适
虽然历经千年,但夏季的炎热如出一辙。晚唐诗僧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描写道:“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炉中更何适。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天地像在火炉之中,天上的云如燃烧的火,地上的人像被炙烤的肉,夏日本该活跃的鸣蝉都热得喘不过气,藏冰的深井也开始融化了,雷声干巴巴的,些许清风也带不来多少凉意。王维作《苦热》:“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草木被夏日骄阳炙烤得焦卷,川泽都枯竭干涸。这种炎热还不分南北,举国皆然,晚唐诗人王毂说“万国如在洪炉中”(《苦热行》),都像在火炉中烘烤。王维给朋友写信描述在长安客舍“长安客舍热如煮”(《赠吴官》)。白居易分司东都时,说洛阳夏天热得“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苦热》)。身在夔州的杜甫经历连续的高温天气后,曾作诗三首直接命名为《热》。
贬谪到岭南的官员更苦于潮湿的瘴热,沈佺期说:“疟瘴因兹苦,穷愁益复迷。火云蒸毒雾,阳雨濯阴霓。”
衣着: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
在这种高温的天气里,人们为了消解酷热,在衣食住用等生活日常上也各有妙招。首先尽量在衣服材质上下功夫,穿轻薄柔软的轻绡或细葛制成的衣服,“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开元天宝遗事》)。相较丝绸轻绡的贵重,葛衣更耐穿耐洗,因而更为普及。白居易《夏日作》:“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朝廷也形成了在炎夏到来前的端午节赐衣的惯例,杜甫就曾享受过一次这样的福利,并写下颂诗《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这个“含风软”“叠雪轻”的轻软葛衣便是夏日官宦士人的追求。此外,唐代社会开放包容,女性可以“粉胸半掩疑晴雪”(方干《赠美人》),“慢束罗裙半露胸”(周濆《逢邻女》),着装半露酥胸不仅凉爽,也体现了唐人性感和开放的审美。
而不拘礼节的李白更为大胆,他在《夏日山中》说:“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其豪放个性可见一斑。
饮食: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