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这是患者家庭的共同困境和秘密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最近,《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发布了长篇报道,揭示了越来越多青少年、儿童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的严峻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报道还详细地描述了这部分患者生病、求医的过程,以及孩子与父母的剧烈矛盾冲突、患病后难以坚持学习的巨大困惑等等。
我读完之后感触良多。这篇报道是我们在临床中接诊的青少年患者的真实写照,该文章将患者家庭遇到的现实问题刻画得入木三分。
以下针对这篇报道中的几个要点,也是广大患者父母的几个痛点,我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尤其是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的突破性发现,谈一下新的见解和建议,希望对患者和父母有所帮助。
01、
孩子出现抑郁发作的症状时,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软弱、不坚强、玻璃心,更不要鼓励孩子“再坚强一点”,“再勇敢一点”等等。
文中多次提及的学生患者陈恒,他一度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罹患了抑郁症,认为这是软弱、不坚强才生的病,产生了严重的病耻感。
文中提到的另一名重度抑郁症高一女生,她打电话跟父亲倾诉,父亲却说,“再坚强一点,勇敢一点,顶一顶就过去了”。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这是患者家庭的共同困境和秘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显然,这部分孩子和家长对抑郁症有较大误解,可能将抑郁症与脆弱、退缩联系在一起,也可能认为这根本就不是病。
对于患者来说,若无法客观、科学地认识抑郁症,这会阻碍他们接受规范化治疗,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或令疗效大打折扣。
而对于患者父母而言,如果他们对抑郁症缺乏理性科学的认知,极有可能因一些不经意的言行举止对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令患者更加愤怒或自我否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