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在整个华语电影里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化客厅(2)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苏涛、傅葆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版
1
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
就像一条河的两个分支
苏涛认为,香港电影和中国内地电影就像一条河的两条分支。这两个分支有时同向奔流,有时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逆向而行。但是,它们最终将会汇流到同一条河流里。这也是《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的书名由来。
许多研究香港电影史的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很不一样,自然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甚至会出现“自说自话”的局面。而《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就想把不同的学术资源整合起来,让不同的观点之间形成对话关系,共同推进对香港电影史的研究。
因此,《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有着跨学科(有些文章会涉及戏曲、文学)和跨地区(不仅关注香港,也会关注同一时期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的电影,或海外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填补香港电影史的某些空白。在编写团队上,该书的撰稿人团队既包括了在美国主流大学任教的学者,也包括了来自内地的学者和来自香港的学者;既包括了资深的电影批评家,也包括年轻的研究者。
《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主要章节的时间下限定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但苏涛表示,他们在编写时并没有特意排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的香港电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香港电影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很多学者都在探讨香港电影的文化身份、香港电影和殖民社会的关系以及香港电影如何走向全球等议题。尤其在1997年前后,香港电影一度引起了许多西方学者的关注。苏涛想在这本书里试图填补一些香港电影史的空白,去讨论之前没有被研究者关注或者深入讨论的议题。因此,这是这本书关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香港电影比较多的原因。
电影史研究中的视角问题特别重要。香港电影有很多种阐释方法和研究角度。苏涛认为,对香港电影的研究应该要有内地的视角。苏涛并没有在香港生活的经历,连粤语都不会讲。在这样的情况下,苏涛只能扬长避短,从内地视角去审视香港电影,比如去研究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之间的互动。苏涛请不同背景的撰稿人撰写此书,也是因为有些议题是需要不同的视角的。比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香港的电影清洁运动,就与国民政府的影响密不可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的黄梅调电影里,大家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脉络的延续。这都是非常典型的“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
2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