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在整个华语电影里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化客厅(6)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邵氏”的前身是成立于上海的“天一”。邵氏兄弟是宁波人,“天一”以拍古装片见长,后来衍生出“邵氏父子”、“邵氏兄弟”等不同分支,一直延伸到现在的“TVB”。沙丹认为,从这家公司的历史中,大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文化企业从中国内地开始,经过在香港等地区的发展,最终又回到中国内地。这是一种文化流转的方式。另外,“电懋”在停止拍片之后,他们将片场租给“嘉禾”。“嘉禾”后来又被“橙天娱乐”收购。这两家公司都体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文化流转:从中国内地或东南亚起步发展,在香港达到辉煌,最终又回到内地。
4
功夫片如何参与了
香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苏涛认为,随着香港社会的转型,香港社会的价值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中有一篇文章,就探讨了1970年代功夫片中“训练”的意义。该作者提到功夫片与香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和运作的关系。刘家良导演的《少林三十六房》讲述了主人公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训练。其训练过程是非常单调和乏味的,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功夫,完成复仇。这部电影得到了大量香港蓝领工人的认同。

香港电影在整个华语电影里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化客厅


《少林三十六房》剧照
因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的主要结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工人在流水线上做着重复的工作。刘家良还有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叫《少林搭棚大师》,表面上,主人公是在练习搭棚子,但他在无意间已经习得真功夫。这部电影的意思是说,学习功夫几乎是无意识间完成的。当时的香港蓝领工人看到这样的影片,觉得自己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其实是有意义的。这让人想到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不断克制自己,以“禁欲主义”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并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社会阶层的向上爬升。
5
如今的香港电影为什么衰落了?
有现场观众问道,香港电影为什么出现衰落的状况了?CEPA是否加剧了这个趋势?沙丹表示,CEPA体现了内地对香港电影的扶持。根据该协议的规定,香港与内地制片公司合作摄制的影片可以不占用内地电影市场的进口配额,而是以国产片的身份在内地市场放映。CEPA是在2003年谈判的,并于2004年实行。在实行之后,合拍片就非常常见了。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与内地之间就有不少合拍片,例如《少林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新龙门客栈》、《东邪西毒》等;在2000年以后,以陈可辛为代表的影人也拍了很多合拍片。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