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影的人,重新出发吧(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斯皮尔伯格与影片中的山姆一样,是美国战后“婴儿潮”中出生的一代人。电影作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已经开始遭遇新媒体电视业的冲击,老牌导演不甘示弱,投入到诸如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的技术中继续制造奇观招徕观众。大洋彼岸,一批成长在电影院的年轻一代电影人也即将浪挂潮头。
斯皮尔伯格整个青少年时期的观影体验处在古典好莱坞电影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群星璀璨的影坛为他的幻想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养分,校园中热烈的电影文化也让他的家庭录像和短片不乏观众。1964年,17岁的斯皮尔伯格正在读高三。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他花费600美元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长片《火光》——一个关于天外来物劫掠人类至外星动物园的科幻故事。当年3月24日,《火光》在凤凰城小剧场的首映获得巨大成功,母亲骄傲地称他为“塞席尔·B·斯皮尔伯格”。
与真实经历稍有不同,《造梦之家》将科幻置换成了战争,山姆在影院中看完约翰·韦恩的《双虎屠龙》后大受震撼,投入巨大精力制作了一部反战的类型短片:纳粹军官冲锋陷阵杀死了进攻的盟军,走出堡垒后发现战友却早已横尸沙场,他目光呆滞,犹如僵尸一般,走向景深……主人公山姆第一次在自己电影里创造了流动的情感,它如此迷人——这个短片或许是他成年后创作战争喜剧《一九四一》的蓝本。
私人口吻的家庭影像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评论界对斯皮尔伯格的发展前途表示担忧,因为与同时代的马丁·斯科塞斯相比,他总是沉溺于刺激的孩童冒险,被诟病为缺乏电影人的社会责任。直到入行25年之后,《辛德勒名单》(1993)的问世,他才完成了电影的成人仪式。也正是这部电影,让他开始回归犹太人身份。在此之前,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白面包文化”让新移民彻底美国化,他们脱离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变成了内心空洞的郊区居民。斯皮尔伯格出生在一个犹太裔家族,早在19世纪,他的父辈就离开俄罗斯来到北美大陆,接着又跳出了美国中西部传统犹太社区的舒适圈,去往大型欧洲裔新教徒郊区寻找机遇。犹太人的底色让他在以基督教为主导的社会中始终难以获得身份认同。《造梦之家》中山姆转学到加州所遭受的校园霸凌,就是斯皮尔伯格对自我身份问题的书写。
斯皮尔伯格在《造梦之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书写父母的婚姻。父母越是隐藏婚姻背后的裂痕,孩子就越能从不起眼的细节中看到成人世界的复杂。斯皮尔伯格与电影中的山姆一样,从父母失败的婚姻中看到了母亲的牺牲。米蒂原本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钢琴家,嫁给伯特后育有一子三女。尽管生活里全是柴米油盐和相夫教子,米蒂仍然将全部的闲暇献给了钢琴。斯皮尔伯格想出一个绝妙的设定来呈现母亲对于艺术的纯真之爱:为了减轻家务劳动对双手日复一日的侵蚀,米蒂给餐厅换上了一次性的桌布和盘子,这样就不用在厨房水槽中埋怨逝去的青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