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看教育之《死亡诗社》、《心灵捕手》、《放牛班的春天》(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他们很清楚,教育终究是为人类服务、为生活服务的,不应该为教育而教育,否则就本末倒置了。他们很好地贯彻了人本主义课程论,尽管并非刻意为之。
人本主义课程论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教育理想。人们都深知这是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但成功实践的可能性极低,唯有借助文艺作品来实现,比如电影。然而,就连在上述电影中,教师主角们的成功都显得无比的悲情。《死亡诗社》里,基丁老师虽然让学生们真正懂得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但在那个时代,他超前的状态不被身边的死寂所包容,最终他被学校开除了;同样,《放牛班的春天》里,助理教师克莱门特虽然在一群问题学生的心里撒下了爱的种子,但最后还是因为失火事件而被校长解雇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理想主义的美好,可惜现实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足以摧毁一切华而不实的理论,包括人本主义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重视课程对学生人生的意义无疑是积极的,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发展的新要求,但是,这种课程理论在技术操作层面很欠缺,因而削弱了其在实践领域的影响。
不过,无论如何,理想永远是现实发展的方向,今日的很多现实都是昔日不被看好的理想。人本主义课程论本身是至善的,只凭这一点,就已经可以体现出其价值所在了。
二、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是良方
以上提到的是《死亡诗社》、《心灵捕手》和《放牛班的春天》这三部电影在教育理论上的共同点。接下来就要说说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固然有很多,但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以下只谈其中的一点,即学生的可接受性问题。在教育学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可接受性原则,指的是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毋庸置疑,在《死亡诗社》、《心灵捕手》和《放牛班的春天》里,学生的可接受性是有较大差异的,无论是在电影内部进行对比,还是在电影之间进行对比。而三位教师主角在面对接受能力强弱不等的学生时,都有着一套别出心裁的教育方法。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