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地理:胶州湾北部的红岛,一个以蛤喇而闻名的地方(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老辈(清末之前),红岛的确是一座海中之岛。然而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现在的地理形态来说,红岛只能算作“半岛”,因为不管潮涨潮退,它的北面已经与陆地完全相连。只有通过大比例尺的地图,才能在火炬路附近看到水沟的痕迹。
古代的航海技术有限,船只通常要贴着海岸线航行,因此,包括红岛在内的众多近海岛屿在志书中一般都会有所提及。比如,《读史方舆纪要》在介绍莱州府即墨县时就说:
“田横诸岛而外为塔沙、竹槎及巉岛、阴岛、香岛,皆诸岛之有名者。”
上文提到的阴岛,其实就是红岛的原名。红岛原属城阳(现属青岛高新区),城阳原属崂山,崂山原属即墨。关于阴岛和红岛之间的关系,《崂山县地名志》和《即墨县志》的记载可以帮助理解。《即墨县志》载:“阴岛,县西南九十里。”《崂山县地名志》称 :“(阴岛)公社成立于1958年,以阴岛命名。1967年,岛上干群,嫌‘阴’字不雅,故弃‘阴’取‘红’,经县批准,改为‘红岛’。”
红岛(阴岛)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岛,明代之后,岛上逐渐形成了多个村庄。民国时期编撰的《胶澳志》记载道:
“阴岛,在胶州湾内……北面多盐田,可通陆地,形成半岛,地势平坦,居民十有六村,咸赖鱼盐之利以为生。”
从这段记载当中,除了能获取岛上有十六个村庄的信息之外,还可以知晓,当时的红岛就已经与陆地相连了。
前已言道,在明代及清代大部分时期,红岛都属于即墨县管辖。在即墨民间,多有明初云南或乌撒卫移民的传说,而红岛也不例外。
根据《崂山县地名志》的记载,岛上16个自然村(肖家、宁家、殷家、高家、宿流、观涛、前韩家、后韩家、前阳村、后阳村、小庄、邵哥庄、沟角村、晓阳村、东大洋、西大洋)当中,有10个村相传是明初由云南移民建立,其中的肖家和西大洋两个村,还都传说是从乌撒卫(军户)迁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正如《胶澳志》所言,先不管岛上人的原籍到底在何处,但自从先民上岛之后,就自然而然要适应当地的生活,以鱼盐之利为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