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漫笔|南疆行(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的坟丘,实际现存的只有大小58座坟丘。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第二代是阿帕克霍加,他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男人的墓丘要高大一些,女人的墓丘要矮小一点。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解说员指着右前方的一座墓丘说:“看,那就是香妃墓。”香妃的墓丘上盖一块红色的花布,显示着与众不同。解说员说:“香妃名叫伊帕尔汗。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回部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朝派兵入疆平叛,伊帕尔汗的五叔额色尹、哥哥图尔都配合清军作战,立了战功。乾隆二十四年平叛之后,乾隆封额色尹为辅国公,封图尔都为一等台吉。图尔都送妹妹伊帕尔汗入宫,以示联婚通好。
传说伊帕尔汗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因此深得乾隆皇帝宠幸,封为容妃,享年55岁。死后按维族习俗运回故里,葬在家族墓地。”而我对此持有保留态度。香妃真实的身份是乾隆皇帝的爱妃,是不可能葬在这里的,她确切的葬地应该在河北省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而解说员却指着墓室一角的一乘驼轿说:“你们看,当年香妃死后就是用这乘驼轿,历时三年从北京运送回来的。”小姑娘言之凿凿,我也没必要扫她的兴。我想,香妃思念故乡,死后长埋故土,此说流传甚广,这不仅表达了当地人民的理想,更表达了维、汉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团结互爱的良好愿望吧!
陵墓外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据解说员介绍,维族的葬俗是质朴的,净身后裹一块白布,不带任何随葬品。她说,维族的葬俗是夫妻不合葬的,同一个家族的人在一块墓地,女人死后要送回娘家埋在家族墓地里。她还说,维族人为节约土地,一个墓穴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在墓园的门口,摆放着香妃的画像,是一幅身穿红色旗装的半身像,其眼窝微陷、鼻梁隆起、圆脸庞、颧骨稍高,是带着柔媚和娇怯的维族女子的典型相貌,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此画没有款识,解说员说是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师郎世宁的作品。有三个维族小姑娘站在画像前,说是按照画像挑选的最像香妃的人。维族小姑娘热情的邀请我们合影留念,我没有与她们合影。我想,香妃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理应把她的美丽留在心间……
2.时间在这里凝固
--探访喀什老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