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里肖夫效应:人所看到的世界源自于人心中的主观投射(4)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也正是这个原因,普多夫金对于蒙太奇理论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后来他将这一理论发展得更倾向于现实主义传统,更富于修辞色彩。
普多夫金曾进入国立第一电影学院(世界上第一所电影学院)学习,于1922年转入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他在从事电影导演创作之前,曾当过演员、做过场记、搭过布景、写过剧本,还进行过胶片剪辑工作,可以说是一位比较全面的艺术家。
1926年,普多夫金离开库里肖夫实验室独立拍片,最终成长为一位风格独特、成绩卓越的电影导演。在20世纪20年代,他还和爱森斯坦一起发展了库里肖夫的理论,创立了蒙太奇电影理论。他在执导《母亲》,以及历史题材影片《圣彼得堡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后代》等影片中,创造了“诗电影”的美学风格,为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极高的声誉。尤其在电影《母亲》的拍摄中,他充分实践了自己蒙太奇的观念,注重影片诗意的传达,成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电影的典范。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库里肖夫效应”呢?
1927年,可口可乐公司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首先选中的是当时的时尚之都——上海。可口可乐公司和著名的屈臣氏汽水公司合作,在中国投资建厂,生产并销售可口可乐。然而,令可口可乐公司没想到的是,期望值较高的中国市场的销售竟然远远比不上其他国家,甚至称得上惨淡经营。这是为什么呢?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派出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几番调查下来,面对真相,可口可乐公司哭笑不得。原来,当时正值民国时期,翻译人员在翻译可口可乐的名字时,将其直译为“蝌蝌啃蜡”。结果中国的消费者一看名字,立时傻了眼。

库里肖夫效应:人所看到的世界源自于人心中的主观投射


这真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人们习惯性地由“啃蜡”联想到了中国的成语“味同嚼蜡”,于是还没喝,就在心理上对可口可乐产生了排斥感。同时,“蝌”字在中文里,对应联想到了“蝌蚪”。人们很难想象自己如同一只蝌蚪一样啃着蜡。这真是一个想象起来要多恶心有多恶心的画面:黏糊糊的条状物,盘在一只瓶子口上,这怎么能去饮用呢?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